书目信息 |
题名: |
校园伦理智慧论
|
|
作者: | 宋晔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03 |
|
页数: | 308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63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中小学--德育--教学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7-306-02684-4 |
000 | 01328nam2 2200253 450 | |
001 | 012006000001 | |
005 | 20070301170409.92 | |
010 | @a7-306-02684-4@dCNY23.00 | |
100 | @a20060509d2006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z 000yy | |
200 | 1 | @a校园伦理智慧论@AXiao Yuan Lun Li Zhi Hui Lun@f宋晔著@FSong Ye Zhu |
210 | @a广州@c中山大学出版社@d2006.03 | |
215 | @a308页@c图表@d21cm | |
225 | 2 | @a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丛书 |
314 | @a宋晔(1968~ ),河南新乡人,200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论和道德教育。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 |
330 | @a本书通过部分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校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校园伦理的现状。选取了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野,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吸收当代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团体伦理和关系伦理的视角对学校存在及其校园关系的道德性进行追问。提出并论述了“促进学生的精神生命自由成长”的校园伦理目标和“团结、公正、尊重”的校园伦理文化特质,主张追求校园中人际关系的关怀性价值取向,并采用多种策略与途径,形成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教育生态环境系统。 | |
410 | 0 | @12001 @a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丛书 |
606 | 0 | @a中小学@x德育@x教学研究 |
690 | @aG631@v4 | |
701 | 0 | @a宋晔@ASong Ye@4著 |
801 | 0 | @aCN@bXYTS@c20070301 |
905 | @a241250@dG631@e15 | |
校园伦理智慧论/宋晔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03 |
308页:图表;21cm.-(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丛书) |
ISBN 7-306-02684-4:CNY23.00 |
本书通过部分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校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校园伦理的现状。选取了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野,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吸收当代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团体伦理和关系伦理的视角对学校存在及其校园关系的道德性进行追问。提出并论述了“促进学生的精神生命自由成长”的校园伦理目标和“团结、公正、尊重”的校园伦理文化特质,主张追求校园中人际关系的关怀性价值取向,并采用多种策略与途径,形成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教育生态环境系统。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校园伦理智慧论
索取号:G631/1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0872611 | 208726119 | 样本书库/1120270504/ [索取号:G631/15] | 在馆 | |
2 | 0872612 | 208726128 | 新区/5060760601/ [索取号:G631/15] | 在馆 | |
3 | 0872613 | 208726137 | 新区/5060760601/ [索取号:G631/15] | 在馆 | |
4 | 0872614 | 208726146 | 新区/5060760401/ [索取号:G631/15] | 在馆 | |
5 | 0872615 | 208726155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G631/15]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182224 密集库架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