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龙山文化
|
|
作者: | 李伊萍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04 |
|
页数: | 169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71.13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文物--考古--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7-03-014685-9 |
000 | 01266nam0 2200217 450 | |
001 | 0736809171 | |
005 | 20070403101736.10 | |
010 | @a7-03-014685-9@dCNY58.00 | |
099 | @aCAL 012005057890 | |
200 | 1 | @a龙山文化@Along shan wen hua@e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f李伊萍著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05.04 | |
215 | @a169页@c图, 地图@d26cm | |
300 | @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本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龙山文化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将龙山文化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揭示了龙山文化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以鼎为标准,对龙山文化地方类型做了重新划分,并根据鬶的空间分布状况,得出东西两区的大格局,这种格局是不同区域龙山文化亲疏关系的反映。龙山文化晚期进入夏代,与夏文化呈东西对峙状态。书中通过对不同类别遗存的分析,指出龙山文化的生产力水平处于同时代前列,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其内部分工日趋明确,女性生计中的贡献减少是导致其地位下降的重要原因:从墓葬材料出发,研究了龙山文化的社会分层问题:通过对聚落形态及功能的分析,讨论了龙山文化社会结构及组织关系。 | |
517 | 1 | @a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Ahuang he xia you wen ming jin cheng de zhong yao jie duan |
606 | 0 | @a文物@x考古@x中国 |
690 | @aK871.134@v3 | |
701 | 0 | @a李伊萍@Ali yi ping@4著 |
801 | 0 | @c20070403 |
905 | @dK871.134@e5 | |
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李伊萍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04 |
169页:图, 地图;26cm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 |
ISBN 7-03-014685-9:CNY58.00 |
本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龙山文化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将龙山文化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揭示了龙山文化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以鼎为标准,对龙山文化地方类型做了重新划分,并根据鬶的空间分布状况,得出东西两区的大格局,这种格局是不同区域龙山文化亲疏关系的反映。龙山文化晚期进入夏代,与夏文化呈东西对峙状态。书中通过对不同类别遗存的分析,指出龙山文化的生产力水平处于同时代前列,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其内部分工日趋明确,女性生计中的贡献减少是导致其地位下降的重要原因:从墓葬材料出发,研究了龙山文化的社会分层问题:通过对聚落形态及功能的分析,讨论了龙山文化社会结构及组织关系。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龙山文化
索取号:K871.134/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0746998 | 207469988 | 地方文献室/ [索取号:K871.134/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