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典籍史
|
|
作者: | 李致忠 , 周少川 , 张木早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09 |
|
页数: | 475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专题史系列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256.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图书史--tu shu shi--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7-208-05310-3 |
000 | 01370nam 2200277 450 | |
001 | 010252388687 | |
005 | 20110601100238.32 | |
010 | @a7-208-05310-3@dCNY35.00 | |
100 | @a20050728d2004 k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ah a 000yy | |
200 | 1 | @a中国典籍史@Azhong guo dian ji shi@f李致忠,周少川,张木早著@Fli zhi zhong,zhou shao chuan,zhang mu zao zhu |
210 | @a上海@c上海人民出版社@d2004.09 | |
215 | @a475页@c图, 摹真@d21cm | |
225 | 2 | @a专题史系列丛书@Azhuan ti shi xi lie cong shu@h第一批 |
320 | @a有书目 (第473-475页)。 | |
330 | @a本书是“专题史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是一部阐述中国典籍产生、初兴、迭兴历史的专著。全书共分八章,第一、二章阐述典籍的概念及产生的时代,第三章叙述学术传统和学术演变对典籍创作与发展的关系,第四、五章描述历代典籍载体的嬗变,第六至第八章记述典籍藏度、整理、编目、劫难、流散。全书以丰富的资料,以中国典籍产生、发展、兴旺的历程为经,以典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方面相互关系为纬,系统而又全面地勾勒了中国典籍的发展轨迹,是一部从体例、剪裁到文字都颇具特色的学术著作。 | |
410 | 0 | @12001 @a专题史系列丛书 |
606 | 0 | @a图书史@Atu shu shi@y中国 |
690 | @aG256.1@v4 | |
701 | 0 | @a李致忠@Ali zhi zhong@4著 |
701 | 0 | @a周少川@Azhou shao chuan@4著 |
701 | 0 | @a张木早@Azhang mu zao@4著 |
801 | 0 | @aCN@b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c20070912 |
905 | @a241250@dG256.1@e62 | |
中国典籍史/李致忠,周少川,张木早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09 |
475页:图, 摹真;21cm.-(专题史系列丛书.第一批) |
ISBN 7-208-05310-3:CNY35.00 |
本书是“专题史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是一部阐述中国典籍产生、初兴、迭兴历史的专著。全书共分八章,第一、二章阐述典籍的概念及产生的时代,第三章叙述学术传统和学术演变对典籍创作与发展的关系,第四、五章描述历代典籍载体的嬗变,第六至第八章记述典籍藏度、整理、编目、劫难、流散。全书以丰富的资料,以中国典籍产生、发展、兴旺的历程为经,以典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方面相互关系为纬,系统而又全面地勾勒了中国典籍的发展轨迹,是一部从体例、剪裁到文字都颇具特色的学术著作。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典籍史
索取号:G256.1/6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115363 | 211153632 | 历史系资料室/ [索取号:G256.1/6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