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
|
|
作者: | 皮特, 著 ;林韵然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
|
页数: | 316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F321.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土地制度--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97-0305-2 |
000 | 01168nam0 2200241 450 | |
001 | 114014 | |
005 | 20091019103453.46 | |
010 | @a978-7-5097-0305-2@dCNY39.00 | |
100 | @a20080922d200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Ashui shi zhong guo tu di de yong you zhe@e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f何·皮特著@g林韵然译 |
210 |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08 | |
215 | @a316页@d23cm | |
330 | @a本书启用了“可信度” 和“空制度”两个概念。一种为社会群体所信赖并确认为可信的制度,其创生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群体根据其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所做出的选择和安排。无视这一条件,不仅会导致对社会行为人的行为方式作用甚微的空制度的产生,而且会导致社会不公加剧,甚至引起社会冲突。本书指出要正确理解中国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功,其诀窍在于理解政府所采取的放手政策,及其所刻意坚持的制度模糊原则的意义,因为这两者促成了适合不同地方特性并具有可信度的制度的产生。 | |
333 | @a读者对象:土地制度研究者 | |
606 | 0 | @a土地制度@x研究@y中国 |
690 | @aF321.1@v4 | |
701 | 1 | @a皮特,@Api te,@4著 |
702 | 0 | @a林韵然@Alin yun ran@4译 |
801 | 0 | @aCN@bTYGS@c20091019 |
905 | @aSQSY@dF321.1@e25 | |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何·皮特著/林韵然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
316页;23cm |
使用对象:读者对象:土地制度研究者 |
ISBN 978-7-5097-0305-2:CNY39.00 |
本书启用了“可信度” 和“空制度”两个概念。一种为社会群体所信赖并确认为可信的制度,其创生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群体根据其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所做出的选择和安排。无视这一条件,不仅会导致对社会行为人的行为方式作用甚微的空制度的产生,而且会导致社会不公加剧,甚至引起社会冲突。本书指出要正确理解中国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功,其诀窍在于理解政府所采取的放手政策,及其所刻意坚持的制度模糊原则的意义,因为这两者促成了适合不同地方特性并具有可信度的制度的产生。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
索取号:F321.1/2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0814519 | 208145194 | 样本书库/1120200104/ [索取号:F321.1/25] | 在馆 | |
2 | 0814520 | 208145201 | 新区/2060630302/ [索取号:F321.1/25] | 在馆 | |
3 | 0814521 | 208145210 | 密集书库2/2060630402/ [索取号:F321.1/25]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287188 密集库架位号: |
4 | 0814522 | 208145229 | 新区/2060630302/ [索取号:F321.1/25] | 在馆 | |
5 | 0814523 | 208145238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F321.1/25]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43452 密集库架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