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
|
|
作者: | 黄俊杰 编 | |
分册: | 一 通论篇 | |
出版信息: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
页数: | 14,380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222.0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文史哲--中国--文集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17-5879-3 |
000 | 01151nam0 2200289 450 | |
001 | 5830 | |
005 | 20100414101926.51 | |
010 | @a978-7-5617-5879-3@dCNY39.00 | |
100 | @a20090113d2008 ekm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y z 001yy | |
106 | @ar | |
200 | 1 | @a中国经典诠释传统@AZhong Guo Jing Dian Quan Shi Chuan Tong@h一@i通论篇@f黄俊杰编 |
210 |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08 | |
215 | @a14,380页@d24cm | |
225 | 2 | @a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v02 |
306 | @a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计划授权出版 | |
320 | @a有索引 | |
330 | @a本书收集十二篇论文与两篇学术座谈会记录,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与背景》收录讨论西方诠释学的论文五篇,为这一套书提供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背景;第二部分所收四篇论文都讨论中国经典诠释史所出现而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第三部分收录两篇针对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特质与方法论,而举办的两次学术座谈会的记录。 | |
410 | 0 | @12001 @a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
517 | 1 | @a通论篇 |
606 | 0 | @a文史哲@y中国@j文集 |
690 | @aB222.05@v4 | |
701 | 0 | @a黄俊杰@AHuang Jun Jie@4编 |
801 | 0 | @aCN@bXYTS@c20100414 |
905 | @a241250@dB222.05@e46:1 | |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黄俊杰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14,380页;24cm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02) |
ISBN 978-7-5617-5879-3:CNY39.00 |
本书收集十二篇论文与两篇学术座谈会记录,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与背景》收录讨论西方诠释学的论文五篇,为这一套书提供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背景;第二部分所收四篇论文都讨论中国经典诠释史所出现而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第三部分收录两篇针对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特质与方法论,而举办的两次学术座谈会的记录。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经典诠释传统
索取号:B222.05/46: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60843 | 215608439 | 样本书库/1120030201/ [索取号:B222.05/46:1] | 在馆 | |
2 | 1560844 | 215608448 | 汉梁中心/ [索取号:B222.05/46:1] | 在馆 | |
3 | 1560845 | 215608457 | 新区/1060060202/ [索取号:B222.05/46:1] | 在馆 | |
4 | 1560846 | 215608466 | 密集书库2/1060060205/ [索取号:B222.05/46:1]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275762 密集库架位号: |
5 | 1560847 | 215608475 | 新区/1060060202/ [索取号:B222.05/46: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