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孔丛子校释
|
|
作者: | 傅亚庶 撰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
|
页数: | 12,650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222.05 , B222.0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儒学--研究 , 儒学 , 先秦哲学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1-07423-9 |
000 | 01138nam0 2200313 450 | |
001 | 1235618640 | |
005 | 20120914095518.85 | |
010 | @a978-7-101-07423-9@dCNY66.00 | |
090 | @aB222@bfys | |
096 | @aB229@bfys | |
100 | @a20110718d2011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孔丛子校释@b专著@f傅亚庶撰@Akong cong zi jiao shi |
210 | @a北京@c中华书局@d2011 | |
215 | @a12,650页@d21cm | |
225 | 1 | @a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
300 | @a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 | |
330 | @a孔丛子是文献中继论语之后儒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孔氏家学的特点。全书七卷二十三篇。自首篇至第五篇,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第六篇至第十篇。记于思的言行。第十二篇至第二十一篇,记子庙、子顺、子怃的言行。具有父子相承的家学脉络。中间第十一篇是小尔雅等。 | |
606 | 0 | @a儒学@x研究 |
606 | 0 | @a儒学 |
606 | 0 | @a先秦哲学 |
690 | @aB222.05@v5 | |
690 | @aB222.05@v4 | |
701 | 0 | @a傅亚庶@f(1954~)@4撰@Afu ya shu |
801 | 0 | @aCN@b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图书馆·11@c20120914 |
905 | @aZUCC@dB222.05@e73 | |
孔丛子校释/傅亚庶撰.-北京:中华书局,2011 |
12,650页;21cm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 |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 |
ISBN 978-7-101-07423-9:CNY66.00 |
孔丛子是文献中继论语之后儒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孔氏家学的特点。全书七卷二十三篇。自首篇至第五篇,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第六篇至第十篇。记于思的言行。第十二篇至第二十一篇,记子庙、子顺、子怃的言行。具有父子相承的家学脉络。中间第十一篇是小尔雅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孔丛子校释
索取号:B222.05/7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0809221 | 208092213 | 文学院资料室/ [索取号:B222.05/7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