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虚构与想象
|
|
作者: | 伊泽尔 著 ;汪正龙 , 陈定家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 |
|
页数: | 15,11,361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人文译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10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世界文学史--文学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206-07193-5 |
000 | 01158nam 2200313 450 | |
001 | 0100000600 | |
005 | 20131023152522.56 | |
010 | @a978-7-206-07193-5@dCNY46.00 | |
100 | @a20110222d2011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1 | @achi@cger |
102 | @aCN@b220000 | |
105 | @ay a 000yy | |
200 | 1 | @a虚构与想象@9xu gou yu xiang xiang@d= Das fiketive und das imaginare@e文学人类学疆界@f(德) 沃尔夫冈·伊瑟尔著@g陈定家, 汪正龙等译@zger |
205 | @a2版 | |
210 | @a长春@c吉林人民出版社@d2011 | |
215 | @a15,11,361页@d24cm | |
225 | 2 | @a人文译丛 |
308 | @a丛书总主编:何怀宏 | |
333 | @a本书企求为人类借助于文学的自我阐释创造出一个不同的启导式,既与人类的内在情性相关联,同时又是文学自身的构成要素。包括文学的虚构化行为、作为一种文学虚构范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体等。 | |
410 | 0 | @12001 @a人文译丛 |
510 | 1 | @aDas fiketive und das imaginare@zger |
517 | 1 | @a文学人类学疆界 |
606 | 0 | @a世界文学史@x文学研究 |
690 | @aI106@v4 | |
701 | 1 | @a伊泽尔@9yi ze er@c(Iser, Wolfgang),@f1926-@4著 |
702 | 0 | @a汪正龙@9wang zheng long@4译 |
702 | 0 | @a陈定家@9chen ding jia@4译 |
801 | 0 | @aCN@bXYTS@c20131012 |
905 | @a241250@dI106@e444=2 | |
虚构与想象= Das fiketive und das imaginare:文学人类学疆界/(德) 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陈定家, 汪正龙等译.-2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
15,11,361页;24cm.-(人文译丛) |
使用对象:本书企求为人类借助于文学的自我阐释创造出一个不同的启导式,既与人类的内在情性相关联,同时又是文学自身的构成要素。包括文学的虚构化行为、作为一种文学虚构范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体等。 |
ISBN 978-7-206-07193-5:CNY46.00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虚构与想象
索取号:I106/444=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0806693 | 208066938 | 样本书库/1120370202/ [索取号:I106/444=2] | 在馆 | |
2 | 0806694 | 208066947 | 新区/3060030106/ [索取号:I106/444=2] | 在馆 | |
3 | 0806695 | 208066956 | 新区/3060030106/ [索取号:I106/444=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