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方言》与扬雄词汇学
|
|
作者: | 王智群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
|
页数: | 204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方言》与两汉语言研究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H17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汉语方言--古方言--词汇学--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4-032813-4 |
000 | 01267oam2 2200289 450 | |
001 | 1457958500 | |
005 | 20141204160624.20 | |
010 | @a978-7-04-032813-4@dCNY38.00 | |
100 | @a20111026d2011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方言》与扬雄词汇学@A《fang yan》yu yang xiong ci hui xue@f王智群著 |
210 | @a北京@c高等教育出版社@d2011 | |
215 | @a204页@d26cm | |
225 | 2 | @a《方言》与两汉语言研究丛书 |
300 | @a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 高等学校优秀博士穴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 |
312 | @a封面英文题名:On fangyan and Yang Xiong's lexics | |
330 | @a本书从理清《方言》的训释体例入手,接着展现《方言》的词义系统,进而对《方言》中的“古今语”、“别过方言”、“转语”这三个內容分别作了考索、分析,然后从体例和內容上对《方言》与《尔雅》进行了比较,最好全面总结了《方言》对于汉语史研究领域的贡献和杨雄的词汇学思想与方法。 | |
461 | 0 | @12001 @a《方言》与两汉语言研究丛书 |
510 | 1 | @aOn fangyan and Yang Xiong's lexics@zeng |
605 | @a《方言》@x研究 | |
606 | 0 | @a汉语方言@x古方言@x词汇学@x研究 |
690 | @aH171@v4 | |
701 | 0 | @a王智群@Awang zhi qun@4著 |
801 | 0 | @aCN@b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图书馆·11@c20141204 |
905 | @aZUCC@dH171@e5 | |
《方言》与扬雄词汇学/王智群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
204页;26cm.-(《方言》与两汉语言研究丛书)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 高等学校优秀博士穴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
ISBN 978-7-04-032813-4:CNY38.00 |
本书从理清《方言》的训释体例入手,接着展现《方言》的词义系统,进而对《方言》中的“古今语”、“别过方言”、“转语”这三个內容分别作了考索、分析,然后从体例和內容上对《方言》与《尔雅》进行了比较,最好全面总结了《方言》对于汉语史研究领域的贡献和杨雄的词汇学思想与方法。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方言》与扬雄词汇学
索取号:H171/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98280 | 215982809 | 样本书库/1120320504/ [索取号:H171/5] | 在馆 | |
2 | 1598281 | 215982818 | 新区/4060690305/ [索取号:H171/5] | 在馆 | |
3 | 1598282 | 215982827 | 新区/4060690305/ [索取号:H171/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