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文学的共和
|
|
作者: | 刘大先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
页数: | 24,333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6.7 , I207.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评论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24378-7 |
000 | 01154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558428860 | |
005 | 20150324085244.34 | |
010 | @a978-7-301-24378-7@dCNY48.00 | |
049 | @aA420100WHL@bUCS01006874394@c006874394 | |
100 | @a20140710d2014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文学的共和@9wen xue de gong he@b专著@f刘大先著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14 | |
215 | @a24,333页@d23cm | |
225 | 2 | @a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
330 | @a刘大先著的《文学的共和》以“史、论、文本、影像、田野”五个部分的立体结构,全面呈现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的学术脉络,探讨全球史与新媒体语境中的文学人类学、区域政治、地方知识、性别意识、身份认同、文化遗产、社会记忆、影像表述、仪式书写和文学生活。尝试通过“文学共和”的本上批评创造,丰富中国文学话语的多样性存在,希冀它生发出来的理念可以扩展与推衍为其他学科参考的精神资源。 | |
410 | 0 | @12001 @a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
606 | 0 | @a中国文学@x当代文学@x文学评论 |
690 | @aI206.7@v5 | |
690 | @aI207.9@v4 | |
701 | 0 | @a刘大先@9liu da xian@f(1978-)@4著 |
801 | 0 | @aCN@bWT@c20140916 |
905 | @a241250@dI207.9@e18 | |
文学的共和/刘大先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
24,333页;23cm.-(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
ISBN 978-7-301-24378-7:CNY48.00 |
刘大先著的《文学的共和》以“史、论、文本、影像、田野”五个部分的立体结构,全面呈现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的学术脉络,探讨全球史与新媒体语境中的文学人类学、区域政治、地方知识、性别意识、身份认同、文化遗产、社会记忆、影像表述、仪式书写和文学生活。尝试通过“文学共和”的本上批评创造,丰富中国文学话语的多样性存在,希冀它生发出来的理念可以扩展与推衍为其他学科参考的精神资源。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文学的共和
索取号:I207.9/1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08121 | 216081219 | 样本书库/1120410204/ [索取号:I207.9/18] | 在馆 | |
2 | 1608122 | 216081228 | 新区/ [索取号:I207.9/18] | 在馆 | |
3 | 1608123 | 216081237 | 新区/ [索取号:I207.9/1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