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
    
 
作者: 张伟然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
页数: 18,377页
开本: 23cm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 I206.2
科图分类:
主题词: 中国文学--古典文学--文化地理学--研究
电子资源:
ISBN: 978-7-101-10200-0
000 01163nam0 2200241 450
001 1571419187
005 20150322195135.95
010    @a978-7-101-10200-0@b精装@dCNY49.00
035    @a(A100000NLC)007553417
049    @aA100000NLC@bUCS01007147271@c007553417@dNLC01
100    @a20141217d2014 em y0chiy011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y z 000yy
200 1  @a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9zhong gu wen xue de di li yi xiang@b专著@f张伟然著
210    @a北京@c中华书局@d2014
215    @a18,377页@d23cm
330    @a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内容分四部分,围绕的是“江汉”和“洞庭”两个地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个空间逻辑的问题。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是笔者关于文学地理的一种尝试。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旨在讨论地理意象的深化过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将地理意象看作静态概念,然后对其展开讨论;而这一章则以鸟声为中心,着重探讨地理意象的动态变化。
606 0  @a中国文学@x古典文学@x文化地理学@x研究
690    @aI206.2@v5
701  0 @a张伟然@9zhang wei ran@f(1965-)@4著
801  2 @aCN@bOLCC@c20150202
905    @a241250@dI206.2@e536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张伟然著.-北京:中华书局,2014
    18,377页;23cm
    
    
    ISBN 978-7-101-10200-0(精装):CNY49.00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内容分四部分,围绕的是“江汉”和“洞庭”两个地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个空间逻辑的问题。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是笔者关于文学地理的一种尝试。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旨在讨论地理意象的深化过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将地理意象看作静态概念,然后对其展开讨论;而这一章则以鸟声为中心,着重探讨地理意象的动态变化。
●
相关链接


正题名: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     索取号:I206.2/536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608579   216085796   样本书库/1050190103/ [索取号:I206.2/536] 在馆    
2 1608580   216085803   新区/3060090303/ [索取号:I206.2/536] 在馆    
3 1608581   216085812   新区/3060090303/ [索取号:I206.2/536]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