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法益概念史研究
|
|
作者: | 伊东研祐 著 ;秦一禾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
页数: | 403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0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法的理论 , 法的理论--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17103-6 |
000 | 01308oam2 2200289 450 | |
001 | 1551123550 | |
005 | 20150527143512.10 | |
010 | @a978-7-300-17103-6@dCNY75.00 | |
035 | @a(A100000NLC)007292723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06918692@c007292723@dNLC01 | |
100 | @a20140805d2014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法益概念史研究@9fa yi gai nian shi yan jiu@b专著@f(日)伊东研祐著@g秦一禾译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14 | |
215 | @a403页@d24cm | |
225 | 2 | @a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330 | @a本书围绕“法益概念”在理论上的争议,分别从行为无价值的立场与结果无价值的立场出发,论述了“法益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内涵和意义,最终得出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之争在“法益概念”这一点上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是观察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角度,从而指出了针对“法益概念”之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之争论的实质。在此之上,进一步明确了“法益概念”在刑事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意义;并且在最后一章中提出了刑事不法论的新的课题。 | |
461 | 0 | @12001 @a当代世界学术名著@1035 @a(A100000NLC)000239722 |
606 | 0 | @a法的理论 |
606 | 0 | @a法的理论@x研究 |
690 | @aD90@v5 | |
701 | 0 | @c(日)@a伊东研祐@9yi dong yan you@4著 |
702 | 0 | @a秦一禾@9qin yi he@c(女)@4译 |
801 | 2 | @aCN@bOLCC@c20141017 |
905 | @a241250@dD90@e169 | |
法益概念史研究/(日)伊东研祐著/秦一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
403页;24cm.-(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ISBN 978-7-300-17103-6:CNY75.00 |
本书围绕“法益概念”在理论上的争议,分别从行为无价值的立场与结果无价值的立场出发,论述了“法益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内涵和意义,最终得出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之争在“法益概念”这一点上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是观察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角度,从而指出了针对“法益概念”之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之争论的实质。在此之上,进一步明确了“法益概念”在刑事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意义;并且在最后一章中提出了刑事不法论的新的课题。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法益概念史研究
索取号:D90/16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09532 | 216095320 | 样本书库/1120130104/ [索取号:D90/169] | 在馆 | |
2 | 1609533 | 216095339 | 新区/ [索取号:D90/169] | 在馆 | |
3 | 1609534 | 216095348 | 新区/ [索取号:D90/169] | 在馆 | |
4 | 1622956 | 216229560 | 法学院资料室/ [索取号:D90/16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