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对话性阅读与批评
|
|
作者: | 王爱松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4 |
|
页数: | 313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6.7 , I206.6-5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评论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218-09289-8 |
000 | 01050oam2 2200265 450 | |
001 | 1536370386 | |
005 | 20150326154128.76 | |
010 | @a978-7-218-09289-8@dCNY43.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6600748@c006600748 | |
100 | @a20140619d2014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4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对话性阅读与批评@9dui hua xing yue du yu pi ping@b专著@f王爱松著 |
210 | @a广州@c广东人民出版社@d2014 | |
215 | @a313页@d23cm | |
225 | 2 | @a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
330 | @a本书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创作现象、审美取向、作家作品语境化,进行一种具“同情之了解”的对话性阅读与批评。内容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审美选择、京海派文学与都市文化、现代出版机制与作家的文学生产,并对施蛰存、刘呐鸥、莫言、余华、马原、格非、王小波等作家的小说做出了独到阐释。 | |
461 | 0 | @12001 @a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
606 | 0 | @a中国文学@x当代文学@x文学评论 |
690 | @aI206.7@v5 | |
690 | @aI206.6-53@v4 | |
701 | 0 | @a王爱松@9wang ai song@f(1965-)@4著 |
801 | 0 | @aCN@bZL@c20140619 |
905 | @a241250@dI206.6-53@e23 | |
对话性阅读与批评/王爱松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
313页;23cm.-(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
ISBN 978-7-218-09289-8:CNY43.00 |
本书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创作现象、审美取向、作家作品语境化,进行一种具“同情之了解”的对话性阅读与批评。内容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审美选择、京海派文学与都市文化、现代出版机制与作家的文学生产,并对施蛰存、刘呐鸥、莫言、余华、马原、格非、王小波等作家的小说做出了独到阐释。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对话性阅读与批评
索取号:I206.6-53/2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10422 | 216104221 | 样本书库/1050190203/ [索取号:I206.6-53/23] | 在馆 | |
2 | 1610423 | 216104230 | 新区/3060090605/ [索取号:I206.6-53/23] | 在馆 | |
3 | 1610424 | 216104249 | 新区/3060090605/ [索取号:I206.6-53/2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