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精神梦乡
|
|
作者: | 钱理群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
页数: | 520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钱理群作品精编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649.281 , K825.46=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8-04865-3 |
000 | 01410nam0 2200265 450 | |
001 | 295687 | |
005 | 20150521142756.12 | |
010 | @a978-7-108-04865-3@dCNY48.00 | |
100 | @a20141229d2014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d | |
200 | 1 | @a精神梦乡@9jing shen meng xiang@b专著@e北大与学者篇@f钱理群[著] |
210 | @a北京@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d2014 | |
215 | @a520页@c照片@d21cm | |
225 | 2 | @a钱理群作品精编 |
330 | @a本书可以视作钱理群个人的大学观与学者观的思想发声。在钱理群的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度求学经历中,北大是极其重要的地方,在他心目中可谓“精神圣地”与“心灵净土”。书中收录了《漫谈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永远的北大人”的历史聚会——<我们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序》、《周氏兄弟与北大精神——1996年10月25日对北大新生的演讲》、《1957年校园民主运动:不容抹杀的思想遗产——重读<北京大学右派分子反动言论汇集>》、《燕园的三个学生刊物》、《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我心目中的林庚先生》、《永不停息的探索者、创造者——追怀吴组缃先生》、从麻木中挤出的回忆——王瑶师逝世一周年祭》等文章。 | |
410 | 0 | @12001 @a钱理群作品精编 |
601 | 02 | @a北京大学@x校史@j史料 |
601 | 02 | @a北京大学@x教授@x人物评论@z现代 |
690 | @aG649.281@v5 | |
690 | @aK825.46=6@v5 | |
701 | 0 | @a钱理群@9qian li qun@f(1939 )@4著 |
801 | 0 | @aCN@b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图书馆·11@c20150521 |
905 | @aZUCC@dG649.281@e31@f3 | |
精神梦乡:北大与学者篇/钱理群[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
520页:照片;21cm.-(钱理群作品精编) |
ISBN 978-7-108-04865-3:CNY48.00 |
本书可以视作钱理群个人的大学观与学者观的思想发声。在钱理群的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度求学经历中,北大是极其重要的地方,在他心目中可谓“精神圣地”与“心灵净土”。书中收录了《漫谈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永远的北大人”的历史聚会——<我们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序》、《周氏兄弟与北大精神——1996年10月25日对北大新生的演讲》、《1957年校园民主运动:不容抹杀的思想遗产——重读<北京大学右派分子反动言论汇集>》、《燕园的三个学生刊物》、《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我心目中的林庚先生》、《永不停息的探索者、创造者——追怀吴组缃先生》、从麻木中挤出的回忆——王瑶师逝世一周年祭》等文章。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精神梦乡
索取号:G649.281/3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20510 | 216205103 | 样本书库/1120290204/ [索取号:G649.281/31] | 在馆 | |
2 | 1620511 | 216205112 | 新区/5060850101/ [索取号:G649.281/31] | 在馆 | |
3 | 1620512 | 216205121 | 新区/5060850101/ [索取号:G649.281/3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