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互联网的公共性
|
|
作者: | 王淑华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
|
页数: | 234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P393.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互联网络--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97-6108-3 |
000 | 01316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573466752 | |
005 | 20150602202521.59 | |
010 | @a978-7-5097-6108-3@dCNY58.00 | |
100 | @a20141027d2014 kem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v 000yy | |
200 | 1 | @a互联网的公共性@9hu lian wang de gong gong xing@b专著@f王淑华著 |
210 |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4 | |
215 | @a234页@d24cm | |
225 | 2 | @a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
300 | @a浙江省社科联省级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出版 | |
330 | @a本书尝试从公共广场、网络公众、表达沟通以及公共利益四个维度对互联网公共性进行解读。首先,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形成了高速和高容量的信息传播公共广场,互联网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公共广场,也是网络公众实现自我建构的公共空间;其次,网络公众因共同议题和公共利益而聚集在一起,自主参与理性、思辨性的讨论和论辩;再次,网络公众通过表达沟通形成虚拟社区的传播网络,其中言论表达以有效性、深刻性和反思性为依据,沟通协商以互动性、理性和多元性为依据;最后,网络公众表达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以公共议题为基础,以共同之善为理念,以公共舆论发展为表现。 | |
410 | 0 | @12001 @a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
606 | 0 | @a互联网络@x研究 |
690 | @aTP393.4@v5 | |
701 | 0 | @a王淑华@9wang shu hua@c(女,@f1981.6 )@4著 |
801 | 0 | @aCN@b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图书馆·11@c20150602 |
905 | @aZUCC@dTP393.4@e146 | |
互联网的公共性/王淑华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234页;24cm.-(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
浙江省社科联省级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出版 |
ISBN 978-7-5097-6108-3:CNY58.00 |
本书尝试从公共广场、网络公众、表达沟通以及公共利益四个维度对互联网公共性进行解读。首先,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形成了高速和高容量的信息传播公共广场,互联网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公共广场,也是网络公众实现自我建构的公共空间;其次,网络公众因共同议题和公共利益而聚集在一起,自主参与理性、思辨性的讨论和论辩;再次,网络公众通过表达沟通形成虚拟社区的传播网络,其中言论表达以有效性、深刻性和反思性为依据,沟通协商以互动性、理性和多元性为依据;最后,网络公众表达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以公共议题为基础,以共同之善为理念,以公共舆论发展为表现。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互联网的公共性
索取号:TP393.4/14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28356 | 216283563 | 样本书库/4110660505/ [索取号:TP393.4/146] | 在馆 | |
2 | 1628357 | 216283572 | 理科库/3111940401/ [索取号:TP393.4/146] | 在馆 | |
3 | 1628358 | 216283581 | 理科库/3111940401/ [索取号:TP393.4/14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