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修辞学与文学讲义
|
|
作者: | 亚当·斯密 著 ;朱卫红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3 |
|
页数: | 205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H05-5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修辞学--文集 , 世界文学--文学研究--文集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26-4318-6 |
000 | 01407oam2 22003011 450 | |
001 | 1537197232 | |
005 | 20151015102036.20 | |
010 | @a978-7-5426-4318-6@dCNY36.00 | |
096 | @aH05@bsm | |
100 | @a20130913d2013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修辞学与文学讲义@9xiu ci xue yu wen xue jiang yi@dLectures on rhetoric and belles lettres@f(英)亚当·斯密著@g朱卫红译@zeng |
210 |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13 | |
215 | @a205页@d23cm | |
225 | 2 | @a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v64 |
300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
330 | @a1751年,亚当·斯密在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主讲修辞学课程,他所讲授的修辞学课程,后由其学生整理成课堂讲义,并于1963年由一个名叫约翰·洛西恩的学者经整理、注释后出版。在本讲义中,斯密以欧洲古代和近代的历史学著作为文本,强调历史著作的时间顺序、因果结构及其他修辞与逻辑学方面的规律。讲义的核心内容是斯密希望废弃旧有的修辞技巧,建立一种新的平易的语言,使之融入公民社会平等而独立的个人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 | |
461 | 0 | @12001 @a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
510 | 1 | @aLectures on rhetoric and belles lettres@zeng |
606 | 0 | @a修辞学@j文集 |
606 | 0 | @a世界文学@x文学研究@j文集 |
690 | @aH05-53@v4 | |
701 | 0 | @c(英)@a亚当·斯密@9ya dang si mi@c(Adam Smith@f1723~1790)@4著 |
702 | 0 | @a朱卫红@9zhu wei hong@c(女,@f1968~)@4译 |
801 | 0 | @aCN@b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图书馆·11@c20151015 |
905 | @aZUCC@dH05-53@e4 | |
修辞学与文学讲义=Lectures on rhetoric and belles lettres/(英)亚当·斯密著/朱卫红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
205页;23cm.-(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64)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ISBN 978-7-5426-4318-6:CNY36.00 |
1751年,亚当·斯密在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主讲修辞学课程,他所讲授的修辞学课程,后由其学生整理成课堂讲义,并于1963年由一个名叫约翰·洛西恩的学者经整理、注释后出版。在本讲义中,斯密以欧洲古代和近代的历史学著作为文本,强调历史著作的时间顺序、因果结构及其他修辞与逻辑学方面的规律。讲义的核心内容是斯密希望废弃旧有的修辞技巧,建立一种新的平易的语言,使之融入公民社会平等而独立的个人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修辞学与文学讲义
索取号:H05-53/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30907 | 216309073 | 样本书库/1120310303/ [索取号:H05-53/4] | 在馆 | |
2 | 1630908 | 216309082 | 新区/4060570505/ [索取号:H05-53/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