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身份与契约
|
|
作者: | 赵晓耕 主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
|
页数: | 674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23.0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民法--研究--中国--古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15010-9 |
000 | 01281nam0 22002891 450 | |
001 | 1536252507 | |
005 | 20151022100822.40 | |
010 | @a978-7-300-15010-9@dCNY118.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5235594@c012011082344 | |
096 | @aD923@bzxg | |
100 | @a20120417d2012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身份与契约@9shen fen yu qi yue@e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态@f赵晓耕主编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12 | |
215 | @a674页@c图@d24cm | |
225 | 2 | @a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
300 | @a"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 | |
330 | @a本书从文化根基与传统民法、传统民事法律形态两个角度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态。第一部分文化根基与传统民法总体上概括论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当时民法体系的影响,包括小农经济、“义”、“利”道德思想以及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第二部分介绍了家族、婚姻、继承、财产权、户的民事主体性、土地权利、永佃制、合伙制度、担保制度以及契约制度等内容。 | |
410 | 0 | @12001 @a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
517 | 1 | @a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态@9zhong guo chuan tong min shi fa lv xing tai |
606 | 0 | @a民法@x研究@y中国@z古代 |
690 | @aD923.02@v5 | |
701 | 0 | @a赵晓耕@9zhao xiao geng@f(1960~)@4主编 |
801 | 0 | @aCN@bZL@c20120331 |
905 | @aZUCC@dD923.02@e9 | |
身份与契约: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态/赵晓耕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
674页:图;24cm.-(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 |
ISBN 978-7-300-15010-9:CNY118.00 |
本书从文化根基与传统民法、传统民事法律形态两个角度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态。第一部分文化根基与传统民法总体上概括论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当时民法体系的影响,包括小农经济、“义”、“利”道德思想以及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第二部分介绍了家族、婚姻、继承、财产权、户的民事主体性、土地权利、永佃制、合伙制度、担保制度以及契约制度等内容。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身份与契约
索取号:D923.02/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36553 | 216365537 | 样本书库/1120140304/ [索取号:D923.02/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