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美学语法
|
|
作者: | 王峰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
页数: | 20,272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诗学与美学研究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561.59 , B8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25870-5 |
000 | 01557oam2 2200277 450 | |
001 | 1551044865 | |
005 | 20151123083645.89 | |
010 | @a978-7-301-25870-5@dCNY43.00 | |
100 | @a20150717d2015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美学语法@9mei xue yu fa@b专著@e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与艺术思想@f王峰著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15 | |
215 | @a20,272页@d23cm | |
225 | 2 | @a诗学与美学研究丛书 |
300 | @a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艺美学的语言论重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2008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文艺美学思想” 2008年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后期维特根斯坦与文艺美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出版基金资助 | |
330 | @a本书主要分两个部分:诊疗篇和建构篇。诊疗篇主要陈述美学之死与语言使用、私有语言与内在情感的表述、艺术心理学的误区以及康德美学的核心”无限”观,反对艺术符合现实论、审美情感决定论,破解内在理想和目的论美学的虚妄,使美学研究摆脱康德目的论观念的控制。建构篇通过对艺术类型、艺术规则、艺术契约、文学伴随论、文学虚构的分析陈述,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与艺术思想具体化、整体化,使本来处于零散、不完整状态的维特根斯坦文艺美学观念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
461 | 0 | @12001 @a诗学与美学研究丛书 |
517 | 1 | @a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与艺术思想@9hou qi wei te gen si tan de mei xue yu yi shu si xiang |
600 | 0 | @a维特根斯坦@c(Wittgenstein, Ludwig@f1889-1951)@x美学思想@x研究 |
690 | @aB561.59@v5 | |
690 | @aB83@v5 | |
701 | 0 | @a王峰@9wang feng@f(1971.4-)@4著 |
801 | 0 | @aCN@b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图书馆·11@c20151123 |
905 | @a241250@dB83@e222 | |
美学语法: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与艺术思想/王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
20,272页;23cm.-(诗学与美学研究丛书) |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艺美学的语言论重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2008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文艺美学思想” 2008年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后期维特根斯坦与文艺美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出版基金资助 |
ISBN 978-7-301-25870-5:CNY43.00 |
本书主要分两个部分:诊疗篇和建构篇。诊疗篇主要陈述美学之死与语言使用、私有语言与内在情感的表述、艺术心理学的误区以及康德美学的核心”无限”观,反对艺术符合现实论、审美情感决定论,破解内在理想和目的论美学的虚妄,使美学研究摆脱康德目的论观念的控制。建构篇通过对艺术类型、艺术规则、艺术契约、文学伴随论、文学虚构的分析陈述,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与艺术思想具体化、整体化,使本来处于零散、不完整状态的维特根斯坦文艺美学观念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美学语法
索取号:B83/22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46094 | 216460942 | 样本书库/1120060506/ [索取号:B83/222] | 在馆 | |
2 | 1646095 | 216460951 | 新区/1060200105/ [索取号:B83/222] | 在馆 | |
3 | 1646096 | 216460960 | 新区/1060200105/ [索取号:B83/22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