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时惟礼崇
|
|
作者: | 徐坚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
|
页数: | 250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75.8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青铜器(考古)--兵器(考古)--研究--中国--商周时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325-7272-4 |
000 | 01513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554948297 | |
005 | 20151216102004.09 | |
010 | @a978-7-5325-7272-4@dCNY65.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7074067@c2678415 | |
100 | @a20141022d2014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时惟礼崇@9shi wei li chong@b专著@e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f徐坚著 |
210 | @a上海@c上海古籍出版社@d2014 | |
215 | @a250页@c图@d24cm | |
300 | @a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后期资助项目 | |
330 | @a本书以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为主要框架,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重新阐释东周之前的青铜兵器。在技术层面上,本书规避了蒙特柳斯式类型学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渐进演化等预设观念,采纳兼具通则观念和历史特定性考量的物质文化分析方法,提出了青铜兵器形式风格的功能化和美术化两个倾向。在社会层面上,本书提出物质性、空间性和学术史三种情境概念,提炼出戈-矛组合和钺-刀组合等社会等级表达方式,揭示了作为社会区分标识的物质的内部多元和复杂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本书尝试以认知考古学和情境考古学思路局部复原青铜兵器的文化归属、性别认知和信仰与禁忌。对与铜兵长期并存、相互影响的另一条线索——玉兵的讨论表明早期中国礼制体系的多元和互动本质。 | |
517 | 1 | @a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9dong zhou zhi qian qing tong bing qi de wu zhi wen hua yan jiu |
606 | 0 | @a青铜器(考古)@x兵器(考古)@x研究@y中国@z商周时代 |
690 | @aK875.84@v5 | |
701 | 0 | @a徐坚@9xu jian@f(1971-)@4著 |
801 | 0 | @aCN@b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图书馆·11@c20151216 |
905 | @a241250@dK875.84@e4 | |
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徐坚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
250页:图;24cm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后期资助项目 |
ISBN 978-7-5325-7272-4:CNY65.00 |
本书以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为主要框架,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重新阐释东周之前的青铜兵器。在技术层面上,本书规避了蒙特柳斯式类型学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渐进演化等预设观念,采纳兼具通则观念和历史特定性考量的物质文化分析方法,提出了青铜兵器形式风格的功能化和美术化两个倾向。在社会层面上,本书提出物质性、空间性和学术史三种情境概念,提炼出戈-矛组合和钺-刀组合等社会等级表达方式,揭示了作为社会区分标识的物质的内部多元和复杂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本书尝试以认知考古学和情境考古学思路局部复原青铜兵器的文化归属、性别认知和信仰与禁忌。对与铜兵长期并存、相互影响的另一条线索——玉兵的讨论表明早期中国礼制体系的多元和互动本质。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时惟礼崇
索取号:K875.84/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0823940 | 208239404 | 地方文献室/ [索取号:K875.84/4] | 在馆 | |
2 | 1650351 | 216503512 | 样本书库/1120990502/ [索取号:K875.84/4] | 在馆 | |
3 | 1650352 | 216503521 | 新区/4060460104/ [索取号:K875.84/4] | 在馆 | |
4 | 1650353 | 216503530 | 新区/4060460104/ [索取号:K875.84/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