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
|
|
作者: | 周宁 主编 | |
分册: | 上中下卷 | |
出版信息: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3 |
|
页数: | 3册(51,1296页) | |
开本: | 25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30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戏剧理论--文学批评史--中国--20世纪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328-8161-1 |
000 | 01326nam0 2200229 450 | |
001 | 1554180927 | |
005 | 20151130092117.10 | |
010 | @a978-7-5328-8161-1@b精装@dCNY246.00(全3册) | |
100 | @a20140505d2013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70000 | |
105 | @aac z 000yd | |
200 | 1 | @a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920 shi ji zhong guo xi ju li lun pi ping shi@b专著@h上中下卷@f周宁主编 |
210 |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13 | |
215 | @a3册(51,1296页)@c照片,肖像@d25cm | |
300 | @a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 | |
330 | @a本书深入地挖掘了20世纪以来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的大量史料,在丰富、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作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充分、严谨的论证。首次在世纪的“大历史”“长时段”意义上研究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发现了宏观背景上连续性的重大问题,揭示了不同问题、论争、观点与理论出现或重复出现的“显义”与“隐义”,并尝试着在中国戏剧的“现代性焦虑与期望”的核心概念上逐一阐释了这些问题的深层意义。与此同时,在宏观历史的问题背景与“现代性焦虑与期望”的前提概念下,作者对重要理论家的理论体系与批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他们的理论与批评中的“时代性因素”与“一般性理论”,探讨了中国现代戏剧理论出现的可能性方向与问题。 | |
606 | 0 | @a戏剧理论@x文学批评史@y中国@z20世纪 |
690 | @aI207.309@v5 | |
701 | 0 | @a周宁@9zhou ning@f(1961-)@4主编 |
801 | 0 | @aCN@bZL@c20140521 |
905 | @a241250@dI207.309@e16 | |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上中下卷/周宁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
3册(51,1296页):照片,肖像;25cm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 |
ISBN 978-7-5328-8161-1(精装):CNY246.00(全3册) |
本书深入地挖掘了20世纪以来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的大量史料,在丰富、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作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充分、严谨的论证。首次在世纪的“大历史”“长时段”意义上研究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发现了宏观背景上连续性的重大问题,揭示了不同问题、论争、观点与理论出现或重复出现的“显义”与“隐义”,并尝试着在中国戏剧的“现代性焦虑与期望”的核心概念上逐一阐释了这些问题的深层意义。与此同时,在宏观历史的问题背景与“现代性焦虑与期望”的前提概念下,作者对重要理论家的理论体系与批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他们的理论与批评中的“时代性因素”与“一般性理论”,探讨了中国现代戏剧理论出现的可能性方向与问题。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
索取号:I207.309/1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50836 | 216508367 | 样本书库/1120400207/ [索取号:I207.309/16] | 在馆 | |
2 | 1650837 | 216508376 | 样本书库/1120400207/ [索取号:I207.309/16] | 在馆 | |
3 | 1650838 | 216508385 | 样本书库/1120400301/ [索取号:I207.309/1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