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化城集
|
|
作者: | 喻静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5 |
|
页数: | 277页 | |
开本: | 25cm | |
丛书名: |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948 , B949.9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佛教--研究 , 僧侣--人物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80769-203-4 |
000 | 01218nam0 2200289 450 | |
001 | 1575962316 | |
005 | 20151204081322.39 | |
010 | @a978-7-80769-203-4@dCNY45.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7247749@c007247749 | |
100 | @a20150416d2015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d | |
200 | 1 | @a化城集@9hua cheng ji@b专著@e佛教义理与佛教人物研究@f喻静著 |
210 | @a北京@c北京时代华文书局@d2015 | |
215 | @a277页@d25cm | |
225 | 2 | @a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
330 | @a本书分“义理”和“人物”两大部分进行论述。义理篇包含六篇,均围绕佛教教义的核心——慈悲而敷演;人物篇文章共九篇,始于南北朝后秦时期之佛经翻译家、高僧鸠摩罗什,终于晚近致力佛教现代化的高僧释太虚,中间涵纳唐朝的禅宗六祖慧能、北宋的释契嵩和密庵咸杰、元朝的刘秉忠,并兼顾佛教以外的士大夫和学问家与佛门之互动。以人物为节点,大致勾勒出佛教东传后历经的“中国化”道路。 | |
410 | 0 | @12001 @a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
517 | 1 | @a佛教义理与佛教人物研究@9fo jiao yi li yu fo jiao ren wu yan jiu |
606 | 0 | @a佛教@x研究 |
606 | 0 | @a僧侣@x人物研究@y中国 |
690 | @aB948@v5 | |
690 | @aB949.92@v5 | |
701 | 0 | @a喻静@9yu jing@c(女)@4著 |
801 | 0 | @aCN@bZL@c20150416 |
905 | @a241250@dB948@e50 | |
化城集:佛教义理与佛教人物研究/喻静著.-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
277页;25cm.-(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
ISBN 978-7-80769-203-4:CNY45.00 |
本书分“义理”和“人物”两大部分进行论述。义理篇包含六篇,均围绕佛教教义的核心——慈悲而敷演;人物篇文章共九篇,始于南北朝后秦时期之佛经翻译家、高僧鸠摩罗什,终于晚近致力佛教现代化的高僧释太虚,中间涵纳唐朝的禅宗六祖慧能、北宋的释契嵩和密庵咸杰、元朝的刘秉忠,并兼顾佛教以外的士大夫和学问家与佛门之互动。以人物为节点,大致勾勒出佛教东传后历经的“中国化”道路。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化城集
索取号:B948/5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52481 | 216524811 | 样本书库/1120080305/ [索取号:B948/50] | 在馆 | |
2 | 1652482 | 216524820 | 新区/1060290506/ [索取号:B948/50] | 在馆 | |
3 | 1652483 | 216524839 | 新区/1060290506/ [索取号:B948/5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