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
|
|
作者: | 潘希武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3 |
|
页数: | 180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41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学校教育--品德教育--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6-04689-5 |
000 | 00902nam0 2200229 450 | |
001 | 1585024547 | |
005 | 20151210233713.14 | |
010 | @a978-7-306-04689-5@dCNY35.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7089242@c007089242 | |
100 | @a20141229d2013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4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9dao de ke jiao de han yi yu fang shi@b专著@f潘希武著 |
210 | @a广州@c中山大学出版社@d2013 | |
215 | @a180页@d26cm | |
330 | @a本书围绕道德可教这一核心问题,探索了三个问题:道德可教的内涵或前提条件,即道德可教是否有合适的道德内容体系,它涉及到中国现代性方案的设计或中国如何步入现代性问题;探明道德可教究竟是在何种意义上说的;检讨现有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和重构新的道德教育方式。 | |
606 | 0 | @a学校教育@x品德教育@x研究 |
690 | @aG416@v5 | |
701 | 0 | @a潘希武@9pan xi wu@4著 |
801 | 0 | @aCN@bZL@c20141229 |
905 | @a241250@dG416@e5 | |
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潘希武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
180页;26cm |
ISBN 978-7-306-04689-5:CNY35.00 |
本书围绕道德可教这一核心问题,探索了三个问题:道德可教的内涵或前提条件,即道德可教是否有合适的道德内容体系,它涉及到中国现代性方案的设计或中国如何步入现代性问题;探明道德可教究竟是在何种意义上说的;检讨现有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和重构新的道德教育方式。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
索取号:G416/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56271 | 216562716 | 样本书库/1120260403/ [索取号:G416/5] | 在馆 | |
2 | 1656272 | 216562725 | 新区/5060700103/ [索取号:G416/5] | 在馆 | |
3 | 1656273 | 216562734 | 新区/5060700103/ [索取号:G416/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