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城市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述
|
|
作者: | 张鸿声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
页数: | 388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博雅文学论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6.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中国文学--都市文学--文学研究--1949-1976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24878-2 |
000 | 01297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585663547 | |
005 | 20151210234753.21 | |
010 | @a978-7-301-24878-2@dCNY58.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7076939@c007076939 | |
100 | @a20141225d2014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城市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述@9cheng shi xian dai xing de ling yi zhong biao shu@b专著@e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研究(1949—1976)@f张鸿声等著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14 | |
215 | @a388页@d23cm | |
225 | 1 | @a博雅文学论丛 |
300 | @a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文学研究(1949-1976)》的最终成果 | |
330 | @a本书从“文学中的城市”这一概念切入,以长期被忽视的50-70年代中国城市题材文学为考察对象,分析近现代口岸城市之现代性是如何消除的,以及社会主义特性在城市中又是如何确立的。作者指出,在这一时期的城市生活中,“工业化”和“公共性”是其主要特征,描述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文本,因此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审美原则、人物塑造方式以及特殊的叙事方式。 | |
517 | 1 | @a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研究(1949—1976)@9zhong guo dang dai cheng shi wen xue yan jiu (1949 — 1976) |
606 | 0 | @a中国文学@x都市文学@x文学研究@z1949-1976 |
690 | @aI206.7@v5 | |
701 | 0 | @a张鸿声@9zhang hong sheng@f(1963.11-)@4著 |
801 | 0 | @aCN@bZL@c20141225 |
905 | @a241250@dI206.7@e413 | |
城市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述: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研究(1949—1976)/张鸿声等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
388页;23cm.-(博雅文学论丛)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文学研究(1949-1976)》的最终成果 |
ISBN 978-7-301-24878-2:CNY58.00 |
本书从“文学中的城市”这一概念切入,以长期被忽视的50-70年代中国城市题材文学为考察对象,分析近现代口岸城市之现代性是如何消除的,以及社会主义特性在城市中又是如何确立的。作者指出,在这一时期的城市生活中,“工业化”和“公共性”是其主要特征,描述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文本,因此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审美原则、人物塑造方式以及特殊的叙事方式。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城市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述
索取号:I206.7/41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56244 | 216562440 | 样本书库/1120390201/ [索取号:I206.7/413] | 在馆 | |
2 | 1656245 | 216562459 | 新区/3060100604/ [索取号:I206.7/413] | 在馆 | |
3 | 1656246 | 216562468 | 新区/3060100604/ [索取号:I206.7/41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