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
|
|
作者: | 赵琼琼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 |
|
页数: | 264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中古诗学史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227.34 , I207.227.35 , I207.227.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古典诗歌--情歌(文学)--诗歌研究--中国--汉代 , 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7-15918-1 |
000 | 01128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659921738 | |
005 | 20161019083548.10 | |
010 | @a978-7-307-15918-1@dCNY36.00 | |
100 | @a20161010d2015 kem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20000 | |
105 | @ay v 000yy | |
200 | 1 | @a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9han mo wei jin yuan qing shi shen mei jing yan yan jiu@f赵琼琼著 |
210 | @a武汉@c武汉大学出版社@d2015 | |
215 | @a264页@d24cm | |
225 | 1 | @a中古诗学史丛书@f张节末主编 |
330 | @a本书以汉末魏晋蔚为主流的缘情诗作为独立的研究单元和研究对象,结合思想史与文论史背景,系统地研究缘情诗产生、发展、成型以及式微的过程,分析其感物缘情的审美经验模型,辨明其诗学史、美学史意义和局限,力图对缘情诗和诗缘情论进行全面研判与合理定位,划定缘情在中国诗学史以及中国美学史上的适用范围和解释限度。 | |
606 | 0 | @a古典诗歌@x情歌(文学)@x诗歌研究@y中国@z汉代 |
606 | 0 | @a古典诗歌@x诗歌研究@y中国@z魏晋南北朝时代 |
690 | @aI207.227.34@v5 | |
690 | @aI207.227.35@v5 | |
690 | @aI207.227.3@v4 | |
701 | 0 | @a赵琼琼@9zhao qiong qiong@f(1984~)@4著 |
801 | 0 | @aCN@b郑州日成@c20161010 |
905 | @aZUCC@dI207.227.3@e1 | |
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赵琼琼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
264页;24cm.-(中古诗学史丛书/张节末主编) |
ISBN 978-7-307-15918-1:CNY36.00 |
本书以汉末魏晋蔚为主流的缘情诗作为独立的研究单元和研究对象,结合思想史与文论史背景,系统地研究缘情诗产生、发展、成型以及式微的过程,分析其感物缘情的审美经验模型,辨明其诗学史、美学史意义和局限,力图对缘情诗和诗缘情论进行全面研判与合理定位,划定缘情在中国诗学史以及中国美学史上的适用范围和解释限度。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
索取号:I207.227.3/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65077 | 216650773 | 样本书库/1120390604/ [索取号:I207.227.3/1] | 在馆 | |
2 | 1665078 | 216650782 | 新区/ [索取号:I207.227.3/1] | 在馆 | |
3 | 1665079 | 216650791 | 新区/3060130304/ [索取号:I207.227.3/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