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温带草原与荒漠生物多样性
|
|
作者: | 吕世海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509页 | |
开本: | 27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Q16 , Q1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荒漠--huang mo--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国 , 温带--wen dai--草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国 , 普通生物学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3-044911-5 |
000 | 01743nam0 2200337 450 | |
001 | 357128 | |
005 | 20161103151106.22 | |
010 | @a978-7-03-044911-5@b精装@dCNY268.00 | |
035 | @aCAL 012016010184 | |
099 | @aCAL 012016010184 | |
100 | @a20151226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a 000yy | |
200 | 1 | @a中国温带草原与荒漠生物多样性@Azhong guo wen dai cao yuan yu huang mo sheng wu duo yang xing@f吕世海等著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6 | |
215 | @a509页@c图 (部分彩图)@d27cm | |
306 | @a本书受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技术及观测网络构建技术及应用”(项目编号: 2012BAC01B08);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行业科研专项“东北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及管控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201509040) 资助出版 | |
312 | @a英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 |
320 | @a有书目 (第355-363页) | |
330 | @a中国温带草原区域是我国北方的防风固沙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 也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欧亚草原生物多样性起源中心之一。本书首次以县级评价单元为单位, 在系统开展野生动植物、特有种、外来入侵种等种类及其分布调查的基础上, 系统评价了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的程度和各类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进一步探讨了森林、灌丛、草原、湿地、沙地生态系统保护空缺, 在此基础上提出草原功能转型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草原修养生息及植被近自然恢复与重建、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管、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及建议。 | |
510 | 1 | @aBiodiversity of China temperate grassland and desert@zeng |
606 | 0 | @a荒漠@Ahuang mo@x生物多样性@x研究@y中国 |
606 | 0 | @a温带@Awen dai@x草原@x生物多样性@x研究@y中国 |
606 | 0 | @a普通生物学 |
690 | @aQ16@v5 | |
690 | @aQ16@v4 | |
701 | 0 | @a吕世海@Alv shi hai@4著 |
801 | 0 | @aCN@b三新书业@c20151226 |
905 | @aZUCC@dQ16@e18 | |
906 | @c新语2016002@d268@n3@r1 | |
中国温带草原与荒漠生物多样性/吕世海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
509页:图 (部分彩图);27cm |
ISBN 978-7-03-044911-5(精装):CNY268.00 |
中国温带草原区域是我国北方的防风固沙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 也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欧亚草原生物多样性起源中心之一。本书首次以县级评价单元为单位, 在系统开展野生动植物、特有种、外来入侵种等种类及其分布调查的基础上, 系统评价了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的程度和各类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进一步探讨了森林、灌丛、草原、湿地、沙地生态系统保护空缺, 在此基础上提出草原功能转型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草原修养生息及植被近自然恢复与重建、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管、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及建议。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温带草原与荒漠生物多样性
索取号:Q16/1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71584 | 216715847 | 样本书库/4110240102/ [索取号:Q16/1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