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
|
作者: | 麦克莱伦 著 ;李智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379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A81 , B0-0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23420-5 |
000 | 01408nam0 22003251 450 | |
001 | 1760758582 | |
005 | 20170612154759.84 | |
010 | @a978-7-300-23420-5@b精装@dCNY68.00 | |
096 | @aA81@bmkl | |
100 | @a20170606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9ma ke si yi hou de ma ke si zhu yi@d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f(英)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著@g李智译@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16 | |
215 | @a379页@d23cm | |
225 | 1 | @a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e典藏版@f杨金海主编 |
300 | @a“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 |
305 | @a据原书第3版译出 | |
330 | @a本书述及马克思以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到俄国马克思主义,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到中国与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再到当代欧美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遍及各个领域,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却因此有了不同的发展和变异,而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了。 | |
500 | 10 | @a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9ma ke si yi hou de ma ke si zhu yi |
510 | 1 | @a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zeng |
606 | 0 | @a马克思主义@x研究 |
606 | 0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
690 | @aA81@v5 | |
690 | @aB0-0@v4 | |
701 | 0 | @c(英)@a麦克莱伦@9mai ke lai lun@c(McLellan, David@f1940~)@4著 |
702 | 0 | @a李智@9li zhi@4译 |
801 | 0 | @aCN@b郑州日成@c20170606 |
905 | @a241250@dB0-0@e27B | |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英)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著/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
379页;23cm.-(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典藏版/杨金海主编) |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
ISBN 978-7-300-23420-5(精装):CNY68.00 |
本书述及马克思以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到俄国马克思主义,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到中国与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再到当代欧美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遍及各个领域,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却因此有了不同的发展和变异,而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了。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索取号:B0-0/27B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88860 | 216888606 | 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料室/ [索取号:B0-0/27B] | 在馆 | |
2 | 1688861 | 216888615 | 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料室/ [索取号:B0-0/27B] | 在馆 | |
3 | 1689774 | 216897749 | 经济管理学院资料室/ [索取号:B0-0/27B] | 在馆 | |
4 | 1689775 | 216897758 | 经济管理学院资料室/ [索取号:B0-0/27B]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