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梁启超家书
|
|
作者: | 汤志钧 , 汤仁泽 编注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27,506页,[14]页图版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梁启超作品系列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259.11 , K825.1=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人物--传记--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23075-7 |
000 | 01369oam2 2200313 450 | |
001 | 1771970796 | |
005 | 20170927103626.22 | |
010 | @a978-7-300-23075-7@dCNY96.00 | |
100 | @a20160822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f z 000ey | |
200 | 1 | @a梁启超家书@9liang qi chao jia shu@e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f汤志钧,汤仁泽编注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16 | |
215 | @a27,506页,[14]页图版@c照片@d24cm | |
225 | 2 | @a梁启超作品系列 |
330 | @a本书是梁启超先生写给自己子女的书信的一部合集,体现了梁启超独特的教子良方。梁启超的子女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在20世纪的20年代一30年代,梁启超把孩子们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来往。信中表达了梁启超对子女们深切的关爱,及兄弟姐妹间的亲情,体现了梁启超对子女成长道路的谆谆善诱,对于我们今天身为父母的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而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则是梁启勋所保存的梁启超的信件。 | |
333 | @a一般读者 | |
461 | 0 | @12001 @a梁启超作品系列 |
517 | 1 | @a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9nan chang jie 54 hao liang shi han zha |
600 | 0 | @a梁启超@f(1873-1929)@x书信集 |
606 | 0 | @a人物@x传记@x中国 |
690 | @aB259.11@v5 | |
690 | @aK825.1=6@v4 | |
701 | 0 | @a汤志钧@9tang zhi jun@f(1924-)@4编注 |
701 | 0 | @a汤仁泽@9tang ren ze@f(1951-)@4编注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160822 |
905 | @a241250@dK825.1=6@e2 | |
962 | @a5908080 | |
梁启超家书: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汤志钧,汤仁泽编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
27,506页,[14]页图版:照片;24cm.-(梁启超作品系列) |
使用对象:一般读者 |
ISBN 978-7-300-23075-7:CNY96.00 |
本书是梁启超先生写给自己子女的书信的一部合集,体现了梁启超独特的教子良方。梁启超的子女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在20世纪的20年代一30年代,梁启超把孩子们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来往。信中表达了梁启超对子女们深切的关爱,及兄弟姐妹间的亲情,体现了梁启超对子女成长道路的谆谆善诱,对于我们今天身为父母的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而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则是梁启勋所保存的梁启超的信件。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梁启超家书
索取号:K825.1=6/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89270 | 215892700 | 样本书库/1121010105/ [索取号:K825.1=6/2] | 在馆 | |
2 | 1589271 | 215892719 | 新区/4060260501/ [索取号:K825.1=6/2] | 在馆 | |
3 | 1589272 | 215892728 | 新区/4060260501/ [索取号:K825.1=6/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