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淮北平原涝渍水文效应与田间调蓄技术
|
|
作者: | 刘猛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324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P426.61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12-04088-7 |
000 | 01268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734200111 | |
005 | 20170928101912.47 | |
010 | @a978-7-312-04088-7@dCNY68.00 | |
100 | @a20170223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40000 | |
105 | @aabk z 000yy | |
200 | 1 | @a淮北平原涝渍水文效应与田间调蓄技术@9huai bei ping yuan lao zi shui wen xiao ying yu tian jian diao xu ji shu@f刘猛等著 |
210 | @a合肥@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2016 | |
215 | @a324页@c图,地图@d24cm | |
304 | @a著者还有:王振龙,秦天玲,陈小凤等 | |
330 | @a本书针对淮北平原涝灾旱害防治与水资源调控的自然排蓄、排涝降渍、涝渍强排及排蓄结合四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实践需求,基于连续60余年的水文原型实验观测、多情景组合实验和工程实践,系统剖析了淮北平原涝渍水蓄泄模式及工程排蓄对水资源的影响,建立了淮北平原水资源立体调蓄模式,确立了“三涝两渍三控”和“三涝一渍三控”沟网适时、适度排-蓄-补相结合的平面布置及垂向调控工程体系,提出了适度排水、适时蓄水、以蓄促补、排蓄联控的总体调蓄原则。 | |
333 | @a灾害防治研究人员 | |
607 | @a黄淮平原@x旱灾@x灾害防治 | |
607 | @a黄淮平原@x水灾@x灾害防治 | |
607 | @a黄淮平原@x蓄水@x功能@x研究 | |
690 | @aP426.616@v5 | |
701 | 0 | @a刘猛@9liu meng@4著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170223 |
905 | @a241250@dP426.616@e14 | |
淮北平原涝渍水文效应与田间调蓄技术/刘猛等著.-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 |
324页:图,地图;24cm |
使用对象:灾害防治研究人员 |
ISBN 978-7-312-04088-7:CNY68.00 |
本书针对淮北平原涝灾旱害防治与水资源调控的自然排蓄、排涝降渍、涝渍强排及排蓄结合四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实践需求,基于连续60余年的水文原型实验观测、多情景组合实验和工程实践,系统剖析了淮北平原涝渍水蓄泄模式及工程排蓄对水资源的影响,建立了淮北平原水资源立体调蓄模式,确立了“三涝两渍三控”和“三涝一渍三控”沟网适时、适度排-蓄-补相结合的平面布置及垂向调控工程体系,提出了适度排水、适时蓄水、以蓄促补、排蓄联控的总体调蓄原则。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淮北平原涝渍水文效应与田间调蓄技术
索取号:P426.616/1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0843486 | 208434862 | 样本书库/4110210406/ [索取号:P426.616/14] | 在馆 | |
2 | 0843487 | 208434871 | 理科库/3111730204/ [索取号:P426.616/14] | 在馆 | |
3 | 0843488 | 208434880 | 理科库/3111730204/ [索取号:P426.616/1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