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
|
|
作者: | 邵燕君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325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博雅文学论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4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小说研究--中国--当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26854-4 |
000 | 01274oam2 2200277 450 | |
001 | 1743161506 | |
005 | 20171010111212.19 | |
010 | @a978-7-301-26854-4@dCNY49.00 | |
100 | @a20160324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k z 000yy | |
200 | 1 | @a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9xin shi ji di yi ge shi nian xiao shuo yan jiu@f邵燕君著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16 | |
215 | @a325页@d23cm | |
225 | 2 | @a博雅文学论丛 |
300 | @a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项目 | |
330 | @a本书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为界,对这一时段重要的文学创作、文学现象、文学潮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深入的解读、独立的评价;对于“传统主流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纯文学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现实主义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在对“80后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内部机制正面接纳并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对它们与“传统主流文学”的对抗、博弈关系进行深度描述,并努力寻找这些依托于新机制、新媒介的文学与“传统主流文学”的对话可能,与文学史的对接点,从而对于未来“主流文学”的重建,提出富有创见的设想。 | |
333 | @a小说研究者 | |
461 | 0 | @12001 @a博雅文学论丛 |
606 | 0 | @a小说研究@y中国@z当代 |
690 | @aI207.42@v5 | |
701 | 0 | @a邵燕君@9shao yan jun@4著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160324 |
905 | @a241250@dI207.42@e135 | |
962 | @a5742511 | |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邵燕君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
325页;23cm.-(博雅文学论丛) |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项目.-使用对象:小说研究者 |
ISBN 978-7-301-26854-4:CNY49.00 |
本书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为界,对这一时段重要的文学创作、文学现象、文学潮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深入的解读、独立的评价;对于“传统主流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纯文学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现实主义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在对“80后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内部机制正面接纳并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对它们与“传统主流文学”的对抗、博弈关系进行深度描述,并努力寻找这些依托于新机制、新媒介的文学与“传统主流文学”的对话可能,与文学史的对接点,从而对于未来“主流文学”的重建,提出富有创见的设想。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
索取号:I207.42/13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46487 | 215464879 | 样本书库/1120400607/ [索取号:I207.42/135] | 在馆 | |
2 | 1546488 | 215464888 | 新区/3060160305/ [索取号:I207.42/135] | 在馆 | |
3 | 1546489 | 215464897 | 新区/3060160305/ [索取号:I207.42/13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