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祝允明文学思想研究
|
|
作者: | 徐慧,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 |
|
页数: | 340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6.48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文学思想--wen xue si xiang--研究--中国--明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49-2125-5 |
000 | 01430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752846346 | |
005 | 20171017091838.25 | |
010 | @a978-7-5649-2125-5@dCNY32.00 | |
100 | @a20160128d2015 em y0chiy0121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10000 | |
105 | @ay a 000yy | |
200 | 1 | @a祝允明文学思想研究@9zhu yun ming wen xue si xiang yan jiu@f徐慧著 |
210 | @a郑州@c河南大学出版社@d2015 | |
215 | @a340页@d21cm | |
314 | @a徐慧, 1980-, 侗族, 祖籍湖南, 副研究馆员。师从黄卓越教授, 获古典文学博士学位。 | |
320 | @a有书目 (第321-329页) | |
330 | @a本书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观念史和问题史结合的方法, 立足于相关作品的系年考证和解读, 首先在吴中派文学和文化传统的背景中, 以纠结于祝允明一生的仕隐观为核心, 完整地梳理了祝允明的生平思想经历, 重点阐述了其各个时期的重要思想, 在思想的前后分期中解决了祝氏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问题; 其后在明中期前七子派文学和吴中派文学的语境中, 探讨了祝允明的文学思想与吴中派、前七子派之间的关系, 重点突出了祝允明的特点和贡献, 并给予其在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及思想史上以合理的定位; 最后结合明中期吴中知识学膨胀、杂学兴盛的事实, 以其大量杂学撰述为考察对象解析了祝允明的杂学思想, 并以其为典型个例着重分析了明中期杂学盛兴的背景和原因。 | |
600 | 0 | @a祝允明,@9zhu yun ming@f1460-1527@x文学思想@x研究 |
606 | 0 | @a文学思想@9wen xue si xiang@x研究@y中国@z明代 |
690 | @aI206.48@v5 | |
701 | 0 | @a徐慧,@9xu hui@f1980-@4著 |
801 | 0 | @aCN@b三新文化@c20171012 |
905 | @aZUCC@dI206.48@e7 | |
祝允明文学思想研究/徐慧著.-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
340页;21cm |
ISBN 978-7-5649-2125-5:CNY32.00 |
本书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观念史和问题史结合的方法, 立足于相关作品的系年考证和解读, 首先在吴中派文学和文化传统的背景中, 以纠结于祝允明一生的仕隐观为核心, 完整地梳理了祝允明的生平思想经历, 重点阐述了其各个时期的重要思想, 在思想的前后分期中解决了祝氏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问题; 其后在明中期前七子派文学和吴中派文学的语境中, 探讨了祝允明的文学思想与吴中派、前七子派之间的关系, 重点突出了祝允明的特点和贡献, 并给予其在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及思想史上以合理的定位; 最后结合明中期吴中知识学膨胀、杂学兴盛的事实, 以其大量杂学撰述为考察对象解析了祝允明的杂学思想, 并以其为典型个例着重分析了明中期杂学盛兴的背景和原因。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祝允明文学思想研究
索取号:I206.48/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16530 | 217165305 | 样本书库/1120380504/ [索取号:I206.48/7] | 在馆 | |
2 | 1716531 | 217165314 | 新区/3060090505/ [索取号:I206.48/7] | 在馆 | |
3 | 1716532 | 217165323 | 新区/3060090505/ [索取号:I206.48/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