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北齐隋唐河东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
|
作者: | 张丽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255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20.9 , I209.92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家族--研究--山西--北齐 , 地方文学史--文学史研究--山西--北齐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161-8438-7 |
000 | 01474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766647386 | |
005 | 20171023161746.82 | |
010 | @a978-7-5161-8438-7@dCNY62.00 | |
100 | @a20161026d2016 kem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v 000yy | |
200 | 1 | @a北齐隋唐河东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9bei qi sui tang he dong jia zu wen hua yu wen xue yan jiu@f张丽著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6 | |
215 | @a255页@d24cm | |
300 | @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 |
330 | @a本书综合运用了文学、历史及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北齐隋唐历史时段内“河东”地域的家族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所选择的切入点是家族文化的视角,以此进入对这一时期“河东”地域文学及文化现象的分析。从隋唐之交“河东”地域的文化形态来看,王通王氏家族以《中说》《元经》等为代表的学术论著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北方地区长期民族融合及文化融合的反映,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南方文化的积极影响。从“河东”地域的整体文化形态来看,王通《中说》的思想理念在当时具有深刻的多源社会文化背景因素,而具体表现出“三教可一”的文化体态。在儒学与经学思想方面,王通的儒学思想是与他对传统经学的理解、对传统经学的重新认识相联系的,其儒学观由此表现出了新的特点。正史记载中的“河汾之地,儒道更新”的提法,本身也是对河汾儒学面貌认识的新体现。 | |
606 | 0 | @a家族@x研究@y山西@z北齐 |
606 | 0 | @a地方文学史@x文学史研究@y山西@z北齐 |
690 | @aK820.9@v5 | |
690 | @aI209.925@v5 | |
701 | 0 | @a张丽@9zhang li@c(文学研究)@4著 |
801 | 0 | @aCN@b武汉三新@c20171013 |
905 | @aZUCC@dK820.9@e295 | |
北齐隋唐河东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张丽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
255页;24cm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
ISBN 978-7-5161-8438-7:CNY62.00 |
本书综合运用了文学、历史及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北齐隋唐历史时段内“河东”地域的家族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所选择的切入点是家族文化的视角,以此进入对这一时期“河东”地域文学及文化现象的分析。从隋唐之交“河东”地域的文化形态来看,王通王氏家族以《中说》《元经》等为代表的学术论著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北方地区长期民族融合及文化融合的反映,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南方文化的积极影响。从“河东”地域的整体文化形态来看,王通《中说》的思想理念在当时具有深刻的多源社会文化背景因素,而具体表现出“三教可一”的文化体态。在儒学与经学思想方面,王通的儒学思想是与他对传统经学的理解、对传统经学的重新认识相联系的,其儒学观由此表现出了新的特点。正史记载中的“河汾之地,儒道更新”的提法,本身也是对河汾儒学面貌认识的新体现。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北齐隋唐河东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索取号:K820.9/29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21744 | 217217447 | 样本书库/1121010105/ [索取号:K820.9/295] | 在馆 | |
2 | 1721745 | 217217456 | 新区/4060260304/ [索取号:K820.9/295] | 在馆 | |
3 | 1721746 | 217217465 | 新区/4060260304/ [索取号:K820.9/29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