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刘禹锡诗研究
|
|
作者: | 肖瑞峰 著 | |
分册: | (上编)(下编) | |
出版信息: |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2册(332;580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钱江学术文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227.424 , I207.227.4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8-16028-5 |
000 | 01158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761913012 | |
005 | 20171026153458.29 | |
010 | @a978-7-308-16028-5@dCNY168.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8176884@c2915656 | |
100 | @a20161028d2016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3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刘禹锡诗研究@9liu yu xi shi yan jiu@b专著@h(上编)(下编)@f肖瑞峰著 |
210 |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16 | |
215 | @a2册(332;580页)@d24cm | |
225 | 1 | @a钱江学术文丛 |
330 | @a本书上编“诗论”从各个不同侧面考察中唐诗歌名家刘禹锡诗发展演变的轨迹,依次探讨了刘禹锡生活与创作道路的独特性,剖析了其抒情诗、咏史诗、讽刺诗及民歌体乐府诗的思想艺术特征,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特定时代给其诗打下的深刻烙印,并通过与同时代其他诗人诗作的比较下,揭示了刘禹锡诗戛戛独造的艺术风貌,论证了刘禹锡作为一代诗豪的历史地位,缕述了他对中唐诗坛的影响。下编“诗传”在学术与文学的交汇处加以探索。 | |
600 | 0 | @a刘禹锡@f(772-843)@x唐诗@x诗歌研究 |
690 | @aI207.227.424@v5 | |
690 | @aI207.227.42@v4 | |
701 | 0 | @a肖瑞峰@9xiao rui feng@4著 |
801 | 0 | @aCN@b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图书馆·11@c20171026 |
905 | @aZUCC@dI207.227.42@e53 | |
刘禹锡诗研究.(上编)(下编)/肖瑞峰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
2册(332;580页);24cm.-(钱江学术文丛) |
ISBN 978-7-308-16028-5:CNY168.00 |
本书上编“诗论”从各个不同侧面考察中唐诗歌名家刘禹锡诗发展演变的轨迹,依次探讨了刘禹锡生活与创作道路的独特性,剖析了其抒情诗、咏史诗、讽刺诗及民歌体乐府诗的思想艺术特征,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特定时代给其诗打下的深刻烙印,并通过与同时代其他诗人诗作的比较下,揭示了刘禹锡诗戛戛独造的艺术风貌,论证了刘禹锡作为一代诗豪的历史地位,缕述了他对中唐诗坛的影响。下编“诗传”在学术与文学的交汇处加以探索。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刘禹锡诗研究
索取号:I207.227.42/5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23366 | 217233660 | 样本书库/1120390606/ [索取号:I207.227.42/53] | 在馆 | |
2 | 1723367 | 217233679 | 样本书库/1120390606/ [索取号:I207.227.42/5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