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宋代韵书史研究
|
|
作者: | 李子君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451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H113.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韵书--研究--中国--宋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97-9514-9 |
000 | 01392oam2 2200265 450 | |
001 | 1750034862 | |
005 | 20171030111327.24 | |
010 | @a978-7-5097-9514-9@dCNY128.00 | |
100 | @a20160926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e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宋代韵书史研究@9song dai yun shu shi yan jiu@e《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f李子君著 |
210 |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6 | |
215 | @a451页@d24cm | |
225 | 2 | @a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
300 | @a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宋代音韵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若干韵书之原委”结项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接受学术阈下的《切韵》学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会通与超胜——由演化模型看中西学术融会与中国音韵学演讲之关系”阶段性研究成果 | |
330 | @a本书分七章,主要致力于对《礼部韵略》系韵书进行专题考察。首先,关注作为宋代官韵的《礼部韵略》系韵书的沿革、修订及增补,以揭示宋代音韵学繁荣的原因;其次,以《礼部韵略》系韵书为研究主体,厘清其体例演变、渐次增补的脉络及与相关韵书的关系;最后,以《广韵》《集韵》为参照,比较其与《礼部韵略》的相同点及创新之处。 | |
517 | 1 | @a《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9《 li bu yun lüe 》 xi yun shu yuan liu kao |
606 | 0 | @a韵书@x研究@y中国@z宋代 |
610 | 0 | @a《礼部韵略》 |
690 | @aH113.6@v5 | |
701 | 0 | @a李子君@9li zi jun@f(1972~)@4著 |
801 | 0 | @aCN@b武汉三新@c20171013 |
905 | @aZUCC@dH113.6@e6 | |
宋代韵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李子君著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
451页;24cm.-(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宋代音韵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若干韵书之原委”结项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接受学术阈下的《切韵》学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会通与超胜——由演化模型看中西学术融会与中国音韵学演讲之关系”阶段性研究成果 |
ISBN 978-7-5097-9514-9:CNY128.00 |
本书分七章,主要致力于对《礼部韵略》系韵书进行专题考察。首先,关注作为宋代官韵的《礼部韵略》系韵书的沿革、修订及增补,以揭示宋代音韵学繁荣的原因;其次,以《礼部韵略》系韵书为研究主体,厘清其体例演变、渐次增补的脉络及与相关韵书的关系;最后,以《广韵》《集韵》为参照,比较其与《礼部韵略》的相同点及创新之处。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宋代韵书史研究
索取号:H113.6/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23630 | 217236300 | 样本书库/1120310506/ [索取号:H113.6/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