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寻找公共领域的意义世界
    
 
作者: 胡晓,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6
页数: 174页
开本: 21cm
丛书名: 南国政治学人文库
单 册:
中图分类: D669 , TP393.4
科图分类:
主题词: 互联网络--hu lian wang luo--影响--社会生活--研究--中国
电子资源:
ISBN: 978-7-5620-7589-9
000 01917nam 2200325 450
001 1748928147
005 20171113161417.00
010    @a978-7-5620-7589-9@dCNY28.00
100    @a20170810d2017 em y0chiy0121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ak a 000yy
200 1  @a寻找公共领域的意义世界@Axun zhao gong gong ling yu de yi yi shi jie@d= The meaning of public sphere@e中国网络政治的一个剖面@f胡晓著@zeng
210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17.6
215    @a174页@c图@d21cm
225 2  @a南国政治学人文库@Anan guo zheng zhi xue ren wen ku@f主编陈潭
300    @a2014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机制研究》(14JD66) 2015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要注重廉政文化建设》(15WTB09) 2016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讲好中国故事, 写好中国文章》(16WTC20) 2016年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文科引导专项 羊城大数据治理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草根学术部落斯为盛学社学术成长基金
314    @a胡晓, 男, 1985年生, 湖南长沙人, 法学博士, 讲师, 执教于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州大学中国政务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320    @a有书目 (第159-171页)
330    @a本书在市民社会理论下, 以马克思的社会叙事框架进行现实检查, 首先讨论了中国的网络公共领域所发生的空间场所和边界问题, 而由网络公共领域“自行事”所带来的“自赋困境”与所在虚拟社区交互关系下的“他赋困境”共同带来了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表达悖论。媒介话语空间的流变也给网络文化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从而生产化生活和生活化生产的具体叙事机制都在不断地自我重新感知和适应。
333    @a本书可供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410  0 @12001 @a南国政治学人文库@f主编陈潭
510 1  @aMeaning of public sphere@zeng
517 1  @a中国网络政治的一个剖面@Azhong guo wang luo zheng zhi de yi ge pou mian
606 0  @a互联网络@Ahu lian wang luo@x影响@x社会生活@x研究@y中国
690    @aD669@v5
690    @aTP393.4@v5
701  0 @a胡晓,@Ahu xiao@f1985-@4著
801  0 @aCN@bSQNC@c20171111
905    @a241250@dD669@e77
    
    寻找公共领域的意义世界= The meaning of public sphere:中国网络政治的一个剖面/胡晓著.-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6
    174页:图;21cm.-(南国政治学人文库/主编陈潭)
    2014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机制研究》(14JD66) 2015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要注重廉政文化建设》(15WTB09) 2016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讲好中国故事, 写好中国文章》(16WTC20) 2016年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文科引导专项 羊城大数据治理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草根学术部落斯为盛学社学术成长基金.-使用对象:本书可供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ISBN 978-7-5620-7589-9:CNY28.00
    本书在市民社会理论下, 以马克思的社会叙事框架进行现实检查, 首先讨论了中国的网络公共领域所发生的空间场所和边界问题, 而由网络公共领域“自行事”所带来的“自赋困境”与所在虚拟社区交互关系下的“他赋困境”共同带来了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表达悖论。媒介话语空间的流变也给网络文化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从而生产化生活和生活化生产的具体叙事机制都在不断地自我重新感知和适应。
●
相关链接


正题名:寻找公共领域的意义世界     索取号:D669/77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725578   217255789   样本书库/1120150604/ [索取号:D669/77] 在馆    
2 1725579   217255798   新区/2060310205/ [索取号:D669/77] 在馆    
3 1725580   217255805   新区/2060310302/ [索取号:D669/77]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