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台湾当代散文空间诗学研究
    
 
作者: 林强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3
页数: 285页
开本: 24cm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 I207.67
科图分类:
主题词: 散文--san wen--文学研究--台湾省--当代
电子资源:
ISBN: 978-7-01-017469-3
000 01841nam0 2200277 450
001 1751340482
005 20171115153820.50
010    @a978-7-01-017469-3@dCNY60.00
100    @a20170511d2017 em y0chiy0121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y a 000yy
200 1  @a台湾当代散文空间诗学研究@Atai wan dang dai san wen kong jian shi xue yan jiu@e以台北为中心@f林强著
210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7.3
215    @a285页@d24cm
300    @a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 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国时期学术评价体制研究”(批准号16CZW049) 资助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1979-2010)”(批准号2012C089) 资助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散文与诗的关系及其文体理论研究”创新团队资助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本与批评”创新团队资助
314    @a林强, 福建福清人。先后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
320    @a有书目 (第369-283页)
330    @a在东亚几大华文城市中, 台北以其开放多元的国际性和丰富独特的地方性特点, 引起社科人文学者的高度兴趣。本书即以台北为研究对象, 着力探讨台湾当代散文中的台北空间形象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感觉结构问题, 力求在细致的文本解读中架起散文空间诗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框架。为此, 本书借用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象的几组观念对台湾当代散文文本中的台北空间形象进行结构研究, 并试图阐释道路诗学、高楼诗学、场所诗学和边界诗学的理论内涵。此外, 将共时性的空间感知方式与历时性的感觉、心理嬗变予以结合研究, 从中勾勒出文本中的台北空间形象史和台湾当代散文家创作思潮演变的基本轨迹, 亦是本书试图探索的关键性问题。全书结构严谨, 材料翔实, 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333    @a文学相关研究人员
517 1  @a以台北为中心@Ayi tai bei wei zhong xin
606 0  @a散文@Asan wen@x文学研究@y台湾省@z当代
690    @aI207.67@v5
701  0 @a林强@Alin qiang@4著
801  0 @aCN@bSQNC@c20171115
905    @a241250@dI207.67@e35
    
    台湾当代散文空间诗学研究:以台北为中心/林强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
    285页;24cm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 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国时期学术评价体制研究”(批准号16CZW049) 资助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1979-2010)”(批准号2012C089) 资助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散文与诗的关系及其文体理论研究”创新团队资助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本与批评”创新团队资助.-使用对象:文学相关研究人员
    
    ISBN 978-7-01-017469-3:CNY60.00
    在东亚几大华文城市中, 台北以其开放多元的国际性和丰富独特的地方性特点, 引起社科人文学者的高度兴趣。本书即以台北为研究对象, 着力探讨台湾当代散文中的台北空间形象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感觉结构问题, 力求在细致的文本解读中架起散文空间诗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框架。为此, 本书借用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象的几组观念对台湾当代散文文本中的台北空间形象进行结构研究, 并试图阐释道路诗学、高楼诗学、场所诗学和边界诗学的理论内涵。此外, 将共时性的空间感知方式与历时性的感觉、心理嬗变予以结合研究, 从中勾勒出文本中的台北空间形象史和台湾当代散文家创作思潮演变的基本轨迹, 亦是本书试图探索的关键性问题。全书结构严谨, 材料翔实, 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相关链接


正题名:台湾当代散文空间诗学研究     索取号:I207.67/35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726229   217262290   样本书库/1120410107/ [索取号:I207.67/35] 在馆    
2 1726230   217262307   新区/3060170201/ [索取号:I207.67/35] 在馆    
3 1726231   217262316   新区/3060170106/ [索取号:I207.67/35]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