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逻辑研究
|
|
作者: | 胡塞尔 , 倪梁康 著 ;倪梁康 译 | |
分册: | 全三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5 |
|
页数: | 3册(1398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胡塞尔文集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516.52 , B8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哲学家--zhe xue jia--逻辑--研究--德国--现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12630-4 |
000 | 02742nam 2200421 450 | |
001 | 1770344895 | |
005 | 20171115194438.88 | |
010 | @a978-7-100-12630-4@b精装@dCNY390.00 (全3册) | |
100 | @a20170721d2017 em y0chiy0121 ea | |
101 | 1 | @achi@cger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a 001yy | |
200 | 1 | @a逻辑研究@Aluo ji yan jiu@h全三册@f倪梁康主编@Fni liang kang zhu bian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17.5 | |
215 | @a3册(1398页)@d24cm | |
225 | 2 | @a胡塞尔文集@Ahu sai er wen ji@f倪梁康主编 |
300 | @a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 | |
305 | @a第一卷根据海牙马尔蒂米斯·内伊霍夫出版社《胡塞尔全集》第十八卷1975年德文校勘版译出 第二卷第一部分根据海牙马尔蒂米斯·内伊霍夫出版社《胡塞尔全集》第十九卷第一部分1984年德文校勘版译出 第二卷第二部分根据海牙马尔蒂米斯·内伊霍夫出版社《胡塞尔全集》第十九卷第二部分1984年德文校勘版译出 | |
307 | @a第一卷, lxviii, 335页; 第二卷 第一部分, lxxi, 340-975页; 第二卷 第二部分, 978-1398页 | |
312 | @a德文题名原文取自书中 | |
314 | @a版权页题: 胡塞尔著 | |
320 | @a有书目和索引 | |
327 | 1 | @a第一卷, 纯粹逻辑学导引 ;@a第二卷 第一部分, 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 ;@a第二卷 第二部分, 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 |
330 | @a《逻辑研究》在双重意义上是“划时代”的: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它与本世纪同龄, 它的第一版发表于1900/01年, 可以说是本世纪的一声开门礼炮; 而二十世纪的结束也就意味着《逻辑研究》百年效果史的完成。另一方面,《逻辑研究》的发表意味着哲学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之开辟, 狄尔泰甚至将它誉为“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做出的第一个伟大进步”。波亨斯基在五十年代曾将《逻辑研究》看作是“对二十世纪哲学的最大丰富”, 这在今天来看也不能算是夸张。海德格尔虽然对其老师时有批评, 但他始终承认对《逻辑研究》之研究构成他哲学的一个关键出发点, 他的“现象学之路”绝大部分是围绕这部著作展开; 他对此书的迷恋, 或者说, 从此书中发出的“魔力”甚至“一直延伸到它的版式和扉页这些外在的东西上”。--似乎各种风格的哲学家都在《逻辑研究》中找到了他们所要寻求的东西。无论如何, 随《逻辑研究》发表而形成的欧洲大陆现象学运动无疑可以被看作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因而《逻辑研究》观其左右足可以与《数学原理》论高低, 视其前后更能够与《存在与时间》相呼应。 | |
333 | @a西方哲学教学研究人员和爱好者 | |
410 | 0 | @12001 @a胡塞尔文集@f倪梁康主编 |
500 | 10 | @aLogische untersuchungen@mChinese |
517 | 1 | @a纯粹逻辑学导引@Achun cui luo ji xue dao yin |
517 | 1 | @a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Axian xiang xue yu ren shi lun yan jiu |
600 | 1 | @a胡塞尔@Ahu sai er@g(Husserl, Edmund),@f1859-1938@x逻辑@x研究 |
606 | 0 | @a哲学家@Azhe xue jia@x逻辑@x研究@y德国@z现代 |
690 | @aB516.52@v5 | |
690 | @aB81@v5 | |
701 | 1 | @a胡塞尔@Ahu sai er@g(Husserl, Edmund),@f1859-1938@4著 |
701 | 0 | @a倪梁康@Ani liang kang@4主编 |
702 | 0 | @a倪梁康@Ani liang kang@4译 |
801 | 0 | @aCN@bSQNC@c20171115 |
905 | @a241250@dB516.52@e18 | |
逻辑研究.全三册/倪梁康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5 |
3册(1398页);24cm.-(胡塞尔文集/倪梁康主编)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使用对象:西方哲学教学研究人员和爱好者 |
部分内容:第一卷, 纯粹逻辑学导引 ;;第二卷 第一部分, 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 ;;第二卷 第二部分, 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 |
ISBN 978-7-100-12630-4(精装):CNY390.00 (全3册) |
《逻辑研究》在双重意义上是“划时代”的: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它与本世纪同龄, 它的第一版发表于1900/01年, 可以说是本世纪的一声开门礼炮; 而二十世纪的结束也就意味着《逻辑研究》百年效果史的完成。另一方面,《逻辑研究》的发表意味着哲学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之开辟, 狄尔泰甚至将它誉为“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做出的第一个伟大进步”。波亨斯基在五十年代曾将《逻辑研究》看作是“对二十世纪哲学的最大丰富”, 这在今天来看也不能算是夸张。海德格尔虽然对其老师时有批评, 但他始终承认对《逻辑研究》之研究构成他哲学的一个关键出发点, 他的“现象学之路”绝大部分是围绕这部著作展开; 他对此书的迷恋, 或者说, 从此书中发出的“魔力”甚至“一直延伸到它的版式和扉页这些外在的东西上”。--似乎各种风格的哲学家都在《逻辑研究》中找到了他们所要寻求的东西。无论如何, 随《逻辑研究》发表而形成的欧洲大陆现象学运动无疑可以被看作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因而《逻辑研究》观其左右足可以与《数学原理》论高低, 视其前后更能够与《存在与时间》相呼应。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逻辑研究
索取号:B516.52/1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26784 | 217267847 | 样本书库/1120050402/ [索取号:B516.52/18] | 在馆 | |
2 | 1726785 | 217267856 | 新区/1060110603/ [索取号:B516.52/18] | 在馆 | |
3 | 1726786 | 217267865 | 新区/1060110603/ [索取号:B516.52/18] | 在馆 | |
4 | 1726787 | 217267874 | 样本书库/1120050401/ [索取号:B516.52/18] | 在馆 | |
5 | 1726788 | 217267883 | 新区/1060110603/ [索取号:B516.52/18] | 在馆 | |
6 | 1726789 | 217267892 | 新区/1060110603/ [索取号:B516.52/18] | 在馆 | |
7 | 1726790 | 217267909 | 样本书库/1120050402/ [索取号:B516.52/18] | 在馆 | |
8 | 1726791 | 217267918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B516.52/18]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18910 密集库架位号: |
9 | 1726792 | 217267927 | 新区/1060110603/ [索取号:B516.52/1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