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文化的命运
|
|
作者: | 梁漱溟,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6.5 |
|
页数: | 197页, [6] 页图版 | |
开本: | 22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12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文化研究--wen hua yan jiu--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86-6046-2 |
000 | 01276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751912918 | |
005 | 20181012085220.04 | |
010 | @a978-7-5086-6046-2@dCNY38.00 | |
092 | @aCN@b三新20170802 | |
100 | @a20160601d2016 em y0chiy0121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fh z 000yy | |
200 | 1 | @a中国文化的命运@Azhong guo wen hua de ming yun@f梁漱溟 |
210 | @a北京@c中信出版社@d2016.5 | |
215 | @a197页, [6] 页图版@c图, 摹真@d22cm | |
314 | @a梁漱溟 (1893-1988), 原名焕鼎, 字寿铭, 又字漱冥, 后以漱溟行世。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 |
330 | @a《中国文化的命运》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有关中国文化及其精神的文稿, 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 时隔七十年之后第 一次呈现给读者。本书主要围绕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展开, 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 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 梁先生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今人庸论。本书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最有价值的读本。 | |
333 | @a相关文化研究人员 | |
606 | 0 | @a文化研究@Awen hua yan jiu@y中国 |
690 | @aG122@v5 | |
701 | 0 | @a梁漱溟,@Aliang shu ming@f1893-1988@4著 |
801 | 0 | @aCN@b湖北三新@c20160603 |
905 | @aZUCC@dG122@e66@s3 | |
906 | @c三新20170802@dCNY38.00@n3@r1 | |
中国文化的命运/梁漱溟.-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5 |
197页, [6] 页图版:图, 摹真;22cm |
使用对象:相关文化研究人员 |
ISBN 978-7-5086-6046-2:CNY38.00 |
《中国文化的命运》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有关中国文化及其精神的文稿, 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 时隔七十年之后第 一次呈现给读者。本书主要围绕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展开, 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 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 梁先生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今人庸论。本书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最有价值的读本。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文化的命运
索取号:G122/6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24008 | 217240082 | 样本书库/1120230601/ [索取号:G122/66] | 在馆 | |
2 | 1724009 | 217240091 | 新区/5060550402/ [索取号:G122/66] | 在馆 | |
3 | 1724010 | 217240108 | 新区/5060550402/ [索取号:G122/66] | 在馆 | |
4 | 1731712 | 217317124 | 法学院资料室/ [索取号:G122/6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