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唐前碑志文研究
|
|
作者: | 李贵银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沈阳 辽海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277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77.42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碑文--文体--研究 , 碑文--文学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51-0698-5 |
000 | 01078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734468399 | |
005 | 20171125093730.96 | |
010 | @a978-7-5451-0698-5@dCNY42.80 | |
100 | @a20171116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210000 | |
105 | @ay v 000yy | |
200 | 1 | @a唐前碑志文研究@9tang qian bei zhi wen yan jiu@f李贵银著 |
205 | @a2版 | |
210 | @a沈阳@c辽海出版社@d2017 | |
215 | @a277页@d24cm | |
300 | @a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 |
330 | @a本书内容分“碑志文的文体渊源及文体规范”“唐关碑志文创作的发展与演变”“唐前碑志文研究”“唐关碑志文批评对后世的影响”“碑志文的人文蕴涵”等五个章节。本书采取文体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从文化角度探寻碑的起源、碑文的形成、东汉碑文兴盛的原因,并探讨碑文化意蕴及其与时代风气的关系;另一方面从文体角度探讨碑与其他文体的关系及碑志文文体的演化过程;再一方面也对碑文的作家、作品进行研究。 | |
606 | 0 | @a碑文@x文体@x研究 |
606 | 0 | @a碑文@x文学研究 |
690 | @aK877.424@v5 | |
701 | 0 | @a李贵银@9li gui yin@4著 |
801 | 0 | @aCN@b91MARC@c20171116 |
905 | @a241250@dK877.424@e27=2 | |
唐前碑志文研究/李贵银著.-2版.-沈阳:辽海出版社,2017 |
277页;24cm |
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
ISBN 978-7-5451-0698-5:CNY42.80 |
本书内容分“碑志文的文体渊源及文体规范”“唐关碑志文创作的发展与演变”“唐前碑志文研究”“唐关碑志文批评对后世的影响”“碑志文的人文蕴涵”等五个章节。本书采取文体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从文化角度探寻碑的起源、碑文的形成、东汉碑文兴盛的原因,并探讨碑文化意蕴及其与时代风气的关系;另一方面从文体角度探讨碑与其他文体的关系及碑志文文体的演化过程;再一方面也对碑文的作家、作品进行研究。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唐前碑志文研究
索取号:K877.424/27=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37870 | 217378709 | 样本书库/1120790205/ [索取号:K877.424/27=2] | 在馆 | |
2 | 1737871 | 217378718 | 新区/4060460603/ [索取号:K877.424/27=2] | 在馆 | |
3 | 1737872 | 217378727 | 新区/4060460603/ [索取号:K877.424/27=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