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法哲学导论
|
|
作者: | 冯·德尔·普佛尔滕 著 ;雷磊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189页 | |
开本: | 20cm | |
丛书名: | “法哲学与法理论口袋书系列”译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0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法哲学--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20-7561-5 |
000 | 01314nam0 2200289 450 | |
001 | 1748992243 | |
005 | 20171212133726.75 | |
010 | @a978-7-5620-7561-5@dCNY29.00 | |
035 | @a(A100000NLC)009149415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08660493@c009149415@dNLC01 | |
100 | @a20170809d2017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1 | @achi@cger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法哲学导论@9fa zhe xue dao lun@b专著@dRechtsphilosophie@f(德)迪特玛尔·冯·德尔·普佛尔滕(Dietmar Von der Pfordten)著@g雷磊译@zger |
210 |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17 | |
215 | @a189页@d20cm | |
225 | 1 | @a“法哲学与法理论口袋书系列”译丛@f雷磊主编 |
305 | @a据原书第2版译出 | |
330 | @a本书论述了法哲学的定位与结构两大问题。作者认为法哲学既是法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哲学的组成部分,它在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两部分:法理论与法伦理学。前者的核心问题在于“法是什么”,而后者追问的是“什么样的法是正义的”。试图用“目的-手段”的理论框架去评析迄今为止的法概念学说史,并为一种法伦理学上的规范个人主义辩护。 | |
510 | 1 | @aRechtsphilosophie@zger |
606 | 0 | @a法哲学@x研究 |
690 | @aD903@v5 | |
701 | 0 | @c(德)@a冯·德尔·普佛尔滕@9feng · de er · pu fo er teng@c(Von der Pfordten, Dietmar@f1964-)@4著 |
702 | 0 | @c(畲)@a雷磊@9lei lei@f(1982-)@4译 |
801 | 2 | @aCN@bOLCC@c20171019 |
905 | @a241250@dD903@e27 | |
法哲学导论=Rechtsphilosophie/(德)迪特玛尔·冯·德尔·普佛尔滕(Dietmar Von der Pfordten)著/雷磊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 |
189页;20cm.-(“法哲学与法理论口袋书系列”译丛/雷磊主编) |
ISBN 978-7-5620-7561-5:CNY29.00 |
本书论述了法哲学的定位与结构两大问题。作者认为法哲学既是法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哲学的组成部分,它在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两部分:法理论与法伦理学。前者的核心问题在于“法是什么”,而后者追问的是“什么样的法是正义的”。试图用“目的-手段”的理论框架去评析迄今为止的法概念学说史,并为一种法伦理学上的规范个人主义辩护。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法哲学导论
索取号:D903/2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27522 | 217275222 | 样本书库/1120150604/ [索取号:D903/27] | 在馆 | |
2 | 1727523 | 217275231 | 新区/2060400305/ [索取号:D903/27] | 在馆 | |
3 | 1727524 | 217275240 | 新区/2060400305/ [索取号:D903/2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