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了凡四训
|
|
作者: | 袁了凡, 著 ;王连冬 , 邱高兴, 注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 |
|
页数: | 143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国学经典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823.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家庭道德--jia ting dao de--中国--明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348-3380-9 |
000 | 01449nam 2200337 450 | |
001 | 1833422662 | |
005 | 20180605091733.38 | |
010 | @a978-7-5348-3380-9@dCNY15.00 | |
035 | @aCAL 012010259162 | |
099 | @aCAL 012010259162 | |
100 | @a20101209d2010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了凡四训@Ale fan si xun@f(明) 袁了凡著@g邱高兴, 王连冬注译 |
210 | @a郑州@c中州古籍出版社@d2010 | |
215 | @a143页@d23cm | |
225 | 2 | @a国学经典@Aguo xue jing dian@h第二辑 |
314 | @a袁了凡,原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坤仪、仪甫等。原号学海,后改为了凡。是袁仁的第四子。 | |
330 | @a《了凡四训》是明代的袁了凡先生写给儿子的四封家书。他告诫儿子,要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做到“思无邪”,从而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曾国藩曾把《了凡四训》作为推荐给家人的第一本书,目的是要把家人的思想给扶正,明白做一个真正的人的道理。 | |
333 | @a广大国学爱好者、教育工作者、青年读者及青年读者。 | |
410 | 0 | @12001 @a国学经典@h第二辑 |
605 | @a了凡四训@Ale fan si xun@x译文 | |
605 | @a了凡四训@Ale fan si xun@x注释 | |
606 | 0 | @a家庭道德@Ajia ting dao de@y中国@z明代 |
690 | @aB823.1@v4 | |
701 | 0 | @a袁了凡,@AYuan Liaofan@f1533-1606@4著@3CAL n2004232998#@7jt0yjt0y@7ec0yec0y |
702 | 0 | @a王连冬@AWang Liandong@4注译 |
702 | 0 | @a邱高兴,@AQiu Gaoxing@f1966-@4注译@3CAL n2004260459#@7jt0yjt0y@7ec0yec0y |
801 | 0 | @aCN@bNEU@c20101209 |
905 | @a241250@dB823.1@e89A | |
了凡四训/(明) 袁了凡著/邱高兴, 王连冬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
143页;23cm.-(国学经典.第二辑) |
使用对象:广大国学爱好者、教育工作者、青年读者及青年读者。 |
ISBN 978-7-5348-3380-9:CNY15.00 |
《了凡四训》是明代的袁了凡先生写给儿子的四封家书。他告诫儿子,要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做到“思无邪”,从而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曾国藩曾把《了凡四训》作为推荐给家人的第一本书,目的是要把家人的思想给扶正,明白做一个真正的人的道理。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了凡四训
索取号:B823.1/89A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95095 | 216950958 | 法学院资料室/ [索取号:B823.1/89A]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