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
|
作者: | 纪燕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192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712.07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161-9806-3 |
000 | 01146nam0 2200229 450 | |
001 | 1832797884 | |
005 | 20180619153022.24 | |
010 | @a978-7-5161-9806-3@dCNY49.00 | |
100 | @a20171209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9liu ruo yu kua wen hua shi xue si xiang yan jiu@f纪燕著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7 | |
215 | @a192页@d24cm | |
330 | @a本书以刘若愚艰苦卓绝的用西方诗学的理论骨骼支撑和托起中国诗学的思想血肉,将中国传统诗学进行世界性转变的理论体系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跨文化对话和融合的语境出发,梳理刘若愚的学术思想基础和脉络,重新审视他的伟大尝试,探讨其跨文化诗学思想体系在现代视野中的拓展与延伸,并由后殖民语境向后现代和全球化转换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让中国诗学走出“失语症”,发出“自己”的声音,发现“自我”的价值,让全世界都能听得到,同时也为未来世界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
333 | @a比较诗学研究者 | |
600 | 0 | @a刘若愚@f(1926-1986)@x比较诗学@x研究 |
690 | @aI712.072@v5 | |
701 | 0 | @a纪燕@9ji yan@f(1982-)@4著 |
801 | 0 | @aCN@b北京天下好图书发行有限公司@c20171209 |
905 | @aZUCC@dI712.072@e21 | |
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纪燕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
192页;24cm |
使用对象:比较诗学研究者 |
ISBN 978-7-5161-9806-3:CNY49.00 |
本书以刘若愚艰苦卓绝的用西方诗学的理论骨骼支撑和托起中国诗学的思想血肉,将中国传统诗学进行世界性转变的理论体系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跨文化对话和融合的语境出发,梳理刘若愚的学术思想基础和脉络,重新审视他的伟大尝试,探讨其跨文化诗学思想体系在现代视野中的拓展与延伸,并由后殖民语境向后现代和全球化转换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让中国诗学走出“失语症”,发出“自己”的声音,发现“自我”的价值,让全世界都能听得到,同时也为未来世界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索取号:I712.072/2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48925 | 215489255 | 样本书库/1120600305/ [索取号:I712.072/21] | 在馆 | |
2 | 1548926 | 215489264 | 新区/3060910105/ [索取号:I712.072/21] | 在馆 | |
3 | 1548927 | 215489273 | 新区/3060910105/ [索取号:I712.072/2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