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江汉地区文化变迁
|
|
作者: | 余西云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
|
页数: | 330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珞珈史学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296.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14437-7 |
000 | 01069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858359723 | |
005 | 20180619174604.77 | |
010 | @a978-7-100-14437-7@dCNY72.00 | |
035 | @a(A100000NLC)009263168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08686450@c009263168@dNLC01 | |
100 | @a20171016d2017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江汉地区文化变迁@9jiang han di qu wen hua bian qian@b专著@f余西云著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17 | |
215 | @a330页@c图@d23cm | |
225 | 1 | @a珞珈史学文库@h第五集@v5 |
300 | @a武汉大学文科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资助出版 | |
330 | @a本书主要分为三编:第一编,揭示了江汉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楚文化消亡的历史过程,对一系列重要考古学文化及遗址的内涵、分期和年代进行了分析和重新判定。第二编,通过从文化结构方面,对考古聚落的分析,进行文化内涵的复原。第三编,主要是作者关于考古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思考。 | |
607 | @a江汉平原@x文化史@x研究 | |
690 | @aK296.3@v5 | |
701 | 0 | @a余西云@9yu xi yun@f(1964-)@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171128 |
905 | @a241250@dK296.3@e10 | |
江汉地区文化变迁/余西云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
330页:图;23cm.-(珞珈史学文库.第五集;5) |
武汉大学文科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资助出版 |
ISBN 978-7-100-14437-7:CNY72.00 |
本书主要分为三编:第一编,揭示了江汉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楚文化消亡的历史过程,对一系列重要考古学文化及遗址的内涵、分期和年代进行了分析和重新判定。第二编,通过从文化结构方面,对考古聚落的分析,进行文化内涵的复原。第三编,主要是作者关于考古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思考。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江汉地区文化变迁
索取号:K296.3/1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49560 | 215495603 | 样本书库/1121090101/ [索取号:K296.3/10] | 在馆 | |
2 | 1549561 | 215495612 | 新区/4060200502/ [索取号:K296.3/10] | 在馆 | |
3 | 1549562 | 215495621 | 新区/4060200502/ [索取号:K296.3/1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