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普陀山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
|
|
作者: | 柏石曼 著 ;史良 , 张希晅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
|
页数: | 13,303页 | |
开本: | 25cm | |
丛书名: | 舟山海外档案史料文献译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098.3 , B949.25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12860-5 |
000 | 01522oam2 2200337 450 | |
001 | 1858911137 | |
005 | 20180621175032.16 | |
010 | @a978-7-100-12860-5@b精装@dCNY78.00 | |
100 | @a20170515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ger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b z 000yy | |
200 | 1 | @a普陀山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9pu tuo shan jian zhu yi shu yu zong jiao wen hua@f(德)恩斯特·柏石曼著@g史良,张希晅译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17 | |
215 | @a13,303页@c图,地图,照片@d25cm | |
225 | 2 | @a舟山海外档案史料文献译丛 |
305 | @a本书根据柏林奥尔格·赖默尔出版社1911年译出 | |
312 | @a书内德文题名:Die Baukunst Und Religiose Kultur Der Chinesen | |
330 | @a本书作者以普陀山及其三座主寺——普济寺、法雨寺和佛顶寺为具体实例,将中国古建筑尤其是佛教寺院的建筑特点及蕴于其后的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与传统文化宏阔而精微地展现出来,填补了西方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空白,也为当今研究晚晴建筑的学者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献。 | |
333 | @a本书适合建筑学、晚清史、中国宗教史、中西交流史等领域的爱好者及研究者 | |
461 | 0 | @12001 @a舟山海外档案史料文献译丛 |
510 | 1 | @aDie Baukunst Und Religiose Kultur Der Chinesen@zger |
607 | @a普陀山@x佛教@x宗教建筑@x建筑艺术 | |
607 | @a普陀山@x佛教@x宗教文化 | |
690 | @aTU-098.3@v5 | |
690 | @aB949.255@v5 | |
701 | 0 | @c(德)@a柏石曼@9bai shi man@c(Boerschmann, Ernst@f1873-1949)@4著 |
702 | 0 | @a史良@9shi liang@f(1988-)@4译 |
702 | 0 | @a张希晅@9zhang xi xuan@4译 |
801 | 0 | @aCN@b北京天下好图书发行有限公司@c20170515 |
905 | @aZUCC@dTU-098.3@e25 | |
普陀山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德)恩斯特·柏石曼著/史良,张希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
13,303页:图,地图,照片;25cm.-(舟山海外档案史料文献译丛) |
使用对象:本书适合建筑学、晚清史、中国宗教史、中西交流史等领域的爱好者及研究者 |
ISBN 978-7-100-12860-5(精装):CNY78.00 |
本书作者以普陀山及其三座主寺——普济寺、法雨寺和佛顶寺为具体实例,将中国古建筑尤其是佛教寺院的建筑特点及蕴于其后的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与传统文化宏阔而精微地展现出来,填补了西方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空白,也为当今研究晚晴建筑的学者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献。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普陀山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
索取号:TU-098.3/2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52159 | 215521594 | 样本书库/1121270507/ [索取号:TU-098.3/25] | 在馆 | |
2 | 1552160 | 215521601 | 新区/2060840601/ [索取号:TU-098.3/25] | 在馆 | |
3 | 1552161 | 215521610 | 新区/2060840601/ [索取号:TU-098.3/2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