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晚唐五代诗格研究
|
|
作者: | 李江峰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437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2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唐诗--诗词格律--文学研究 , 古典诗歌--诗词格律--文学研究--中国--五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1-017234-7 |
000 | 01243nam0 2200277 450 | |
001 | 1832735258 | |
005 | 20180628153158.39 | |
010 | @a978-7-01-017234-7@dCNY69.00 | |
100 | @a20170830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晚唐五代诗格研究@9wan tang wu dai shi ge yan jiu@f李江峰著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7 | |
215 | @a437页@d24cm | |
300 | @a国家社会科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 项目号:10CZW024 | |
330 | @a本书在准确把握唐五代诗格诗论精神及形式特征的基础上,以晚唐五代这一历史时段为中心,将四十种处于同一精神风会中的诗格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考释和理论诠解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理论篇依循“整体把握——主体理论分析——关系与互动”这一研究思路,对研究对象从著作环境、作者群体构成以及诗论宗旨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把握,又着重分析了晚唐五代诗格的六诗六义、物象及诗法等主体理论,同时考查了诗格与诗歌创作、禅宗与诗格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 |
333 | @a古代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研究者 | |
606 | 0 | @a唐诗@x诗词格律@x文学研究 |
606 | 0 | @a古典诗歌@x诗词格律@x文学研究@y中国@z五代 |
690 | @aI207.21@v5 | |
701 | 0 | @a李江峰@9li jiang feng@4著 |
801 | 0 | @aCN@b北京天下好图书发行有限公司@c20170830 |
902 | @acat17 | |
905 | @aZUCC@dI207.21@e59 | |
961 | @a3911895 | |
晚唐五代诗格研究/李江峰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
437页;24cm |
国家社会科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 项目号:10CZW024.-使用对象:古代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研究者 |
ISBN 978-7-01-017234-7:CNY69.00 |
本书在准确把握唐五代诗格诗论精神及形式特征的基础上,以晚唐五代这一历史时段为中心,将四十种处于同一精神风会中的诗格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考释和理论诠解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理论篇依循“整体把握——主体理论分析——关系与互动”这一研究思路,对研究对象从著作环境、作者群体构成以及诗论宗旨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把握,又着重分析了晚唐五代诗格的六诗六义、物象及诗法等主体理论,同时考查了诗格与诗歌创作、禅宗与诗格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晚唐五代诗格研究
索取号:I207.21/5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280533 | 212805339 | 样本书库/1120600401/ [索取号:I207.21/59] | 在馆 | |
2 | 1280534 | 212805348 | 新区/3060110605/ [索取号:I207.21/59] | 在馆 | |
3 | 1280535 | 212805357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I207.21/59]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247037 密集库架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