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
|
|
作者: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231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绿色金融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F832 , F83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金融业--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49-8944-4 |
000 | 01998oam2 2200313 450 | |
001 | 1837057206 | |
005 | 20180628161817.74 | |
010 | @a978-7-5049-8944-4@dCNY56.00 | |
100 | @a20170608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z 000yy | |
200 | 1 | @a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9lv se jin rong yu “ yi dai yi lu ”@dGreen finance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f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著@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金融出版社@d2017 | |
215 | @a231页@c图@d24cm | |
225 | 2 | @a绿色金融丛书 |
225 | 2 | @a人大重阳智库作品系列 |
330 | @a本书提出了应在“一带一路”这一中国向全球提供的重要战略性公共产品中,积极发展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在世界各国经济向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诞生了绿色金融,并有利促进了经济的绿色发展;第二章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环境状况、投资环境风险分析、我国产业“走出去”的绿色需求和区域环境治理的角度提出“一带一路”需要绿色发展,需要通过绿色金融来建立合乎需求的环境和社会管理体系;第三章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有的绿色金融政策与实践、绿色金融的中国模式探索以及发展绿色金融的驱动因素等方面分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相关条件和基础;第四章从构建绿色金融的市场机制和框架、以及打造绿色金融的市场服务体系等2个方面提出以市场化机制在“一带一路”落实绿色金融;第五章则从中央政府加强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做好扶持和规划、金融机构强化对绿色产业的投融资、企业主动开展绿色转型、消费者培育形成绿色消费意识等5类主体和在G20框架下开展绿色金融合作提出在”一带一路”推广绿色金融中国模式的一些具体措施建议。 | |
333 | @a相关研究人员 | |
461 | 0 | @12001 @a绿色金融丛书 |
461 | 0 | @12001 @a人大重阳智库作品系列 |
510 | 1 | @aGreen finance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zeng |
606 | 0 | @a金融业@x研究@y中国 |
690 | @aF832@v5 | |
690 | @aF832@v4 | |
711 | 02 | @a中国人民大学@9zhong guo ren min da xue@b重阳金融研究院@4著 |
711 | 02 | @a中国人民大学@9zhong guo ren min da xue@b生态金融研究中心@4著 |
801 | 0 | @aCN@b北京天下好图书发行有限公司@c20170608 |
905 | @aZUCC@dF832@e46 | |
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Green finance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著.-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
231页:图;24cm.-(绿色金融丛书).-(人大重阳智库作品系列) |
使用对象:相关研究人员 |
ISBN 978-7-5049-8944-4:CNY56.00 |
本书提出了应在“一带一路”这一中国向全球提供的重要战略性公共产品中,积极发展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在世界各国经济向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诞生了绿色金融,并有利促进了经济的绿色发展;第二章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环境状况、投资环境风险分析、我国产业“走出去”的绿色需求和区域环境治理的角度提出“一带一路”需要绿色发展,需要通过绿色金融来建立合乎需求的环境和社会管理体系;第三章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有的绿色金融政策与实践、绿色金融的中国模式探索以及发展绿色金融的驱动因素等方面分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相关条件和基础;第四章从构建绿色金融的市场机制和框架、以及打造绿色金融的市场服务体系等2个方面提出以市场化机制在“一带一路”落实绿色金融;第五章则从中央政府加强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做好扶持和规划、金融机构强化对绿色产业的投融资、企业主动开展绿色转型、消费者培育形成绿色消费意识等5类主体和在G20框架下开展绿色金融合作提出在”一带一路”推广绿色金融中国模式的一些具体措施建议。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
索取号:F832/4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280688 | 212806882 | 样本书库/1120580102/ [索取号:F832/46] | 在馆 | |
2 | 1280689 | 212806891 | 新区/2060810503/ [索取号:F832/46] | 在馆 | |
3 | 1280690 | 212806908 | 新区/2060810503/ [索取号:F832/4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