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宋代田赋制度研究
|
|
作者: | 田晓忠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165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云南大学史学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F812.94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赋税制度--研究--中国--宋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161-8813-2 |
000 | 01243nam 2200241 450 | |
001 | 1864540506 | |
005 | 20180705084238.96 | |
010 | @a978-7-5161-8813-2@dCNY42.00 | |
100 | @a20170817d2016 kem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v 000yy | |
200 | 1 | @a宋代田赋制度研究@Asong dai tian fu zhi du yan jiu@f田晓忠著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6 | |
215 | @a165页@d24cm | |
225 | 1 | @a云南大学史学丛书 |
300 | @a云南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资助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田赋与国家财政问题研究”中期成果 | |
330 | @a本书是对宋代田赋制度进行再探讨的研究之作,全书认为,作为一项正式国家税收制度,真正意义上的田赋在宋代才最终确立。宋廷通过两次大规模田土调查与丈量工作,首次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相对完整的土地资料登录工作,从而建立以田土作为切实赋税征收对象与依据的田赋制度。与此相伴,由依据田土色等、肥瘠、高下而确定的级差税率取代了以往的全国统一税率,也促进了田赋制度走向合理。田赋征纳流程亦在田赋制度逐步完善过程中严密起来,并促进了田赋税制的向前发展。宋代以后各朝的田赋制度,基本上是对宋的沿袭挪用。 | |
606 | 0 | @a赋税制度@x研究@y中国@z宋代 |
690 | @aF812.944@v5 | |
701 | 0 | @a田晓忠@Atian xiao zhong@f(1982~)@4著 |
801 | 0 | @aCN@bMG@c20180702 |
905 | @a241250@dF812.944@e4 | |
宋代田赋制度研究/田晓忠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
165页;24cm.-(云南大学史学丛书) |
云南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资助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田赋与国家财政问题研究”中期成果 |
ISBN 978-7-5161-8813-2:CNY42.00 |
本书是对宋代田赋制度进行再探讨的研究之作,全书认为,作为一项正式国家税收制度,真正意义上的田赋在宋代才最终确立。宋廷通过两次大规模田土调查与丈量工作,首次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相对完整的土地资料登录工作,从而建立以田土作为切实赋税征收对象与依据的田赋制度。与此相伴,由依据田土色等、肥瘠、高下而确定的级差税率取代了以往的全国统一税率,也促进了田赋制度走向合理。田赋征纳流程亦在田赋制度逐步完善过程中严密起来,并促进了田赋税制的向前发展。宋代以后各朝的田赋制度,基本上是对宋的沿袭挪用。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宋代田赋制度研究
索取号:F812.944/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05254 | 217052542 | 样本书库/1120570501/ [索取号:F812.944/4] | 在馆 | |
2 | 1705255 | 217052551 | 新区/2060770505/ [索取号:F812.944/4] | 在馆 | |
3 | 1705256 | 217052560 | 新区/2060770505/ [索取号:F812.944/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