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认识发生的哲学探讨
|
|
作者: | 李景源,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398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01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人类认识发生学--ren lei ren shi fa sheng xue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161-8451-6 |
000 | 01555nam 2200253 450 | |
001 | 1872856889 | |
005 | 20180704201450.87 | |
010 | @a978-7-5161-8451-6@dCNY118.00 | |
100 | @a20180424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a 000yy | |
200 | 1 | @a认识发生的哲学探讨@Aren shi fa sheng de zhe xue tan tao@f李景源著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6 | |
215 | @a398页@d24cm | |
225 | 2 | @a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Azhong guo she hui ke xue yuan xue bu wei yuan zhuan ti wen ji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本书为学部委员文集。研究人类认识的原始起源是一个极为艰巨和复杂的任务,由于原始时代没有文字,要复原这一时期的认识特点和思维方式,必须依靠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面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在解放前夕尚处于石器时代的原始部族是现今活着的“社会化石”。对少数民族认识特点和思维方式的探讨是复原远古人类认识活动的重要证据。作者因此而到云南等地进行社会调研。本文集相关成果就是在上述专业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理论思考的结晶。这些成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1989年1月出版的《史前认识研究》一书,这是作者博士论文的简写本;二是夏甄陶老师主编的《认识发生论》一书中的相关章节;三是这一时期在刊物上发表的有关探讨认识发生问题的学术论文。本文集虽然选自不同著作的有关章节以及发表在刊物上的论文和述评,但都有一个贯穿性的主题,即人的认识是怎样一步步发生和发展的。 | |
410 | 0 | @12001 @a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
606 | 0 | @a人类认识发生学@Aren lei ren shi fa sheng xue |
690 | @aB017@v5 | |
701 | 0 | @a李景源,@Ali jing yuan@f1945-@4著 |
801 | 0 | @aCN@bNMU@c20180424 |
905 | @a241250@dB017@e23 | |
认识发生的哲学探讨/李景源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
398页;24cm.-(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
ISBN 978-7-5161-8451-6:CNY118.00 |
本书为学部委员文集。研究人类认识的原始起源是一个极为艰巨和复杂的任务,由于原始时代没有文字,要复原这一时期的认识特点和思维方式,必须依靠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面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在解放前夕尚处于石器时代的原始部族是现今活着的“社会化石”。对少数民族认识特点和思维方式的探讨是复原远古人类认识活动的重要证据。作者因此而到云南等地进行社会调研。本文集相关成果就是在上述专业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理论思考的结晶。这些成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1989年1月出版的《史前认识研究》一书,这是作者博士论文的简写本;二是夏甄陶老师主编的《认识发生论》一书中的相关章节;三是这一时期在刊物上发表的有关探讨认识发生问题的学术论文。本文集虽然选自不同著作的有关章节以及发表在刊物上的论文和述评,但都有一个贯穿性的主题,即人的认识是怎样一步步发生和发展的。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认识发生的哲学探讨
索取号:B017/2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05770 | 217057707 | 样本书库/1120590407/ [索取号:B017/23] | 在馆 | |
2 | 1705771 | 217057716 | 新区/1060020602/ [索取号:B017/23] | 在馆 | |
3 | 1705772 | 217057725 | 新区/1060020602/ [索取号:B017/2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