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兴培 编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页数: 354页
开本: 23cm
丛书名: 杨兴培刑法学作品
单 册:
中图分类: D924.114 , D925.205
科图分类:
主题词: 刑事犯罪--xing shi fan zui--研究--中国 , 刑事诉讼--xing shi su song--案例--中国 , 附带民事诉讼--fu dai min shi su song--案例--中国
电子资源:
ISBN: 978-7-301-29184-9
000 01735nam 2200313 450
001 1859849322
005 20180907163803.90
010    @a978-7-301-29184-9@dCNY 49.00
100    @a20180419d2018 em y0chiy5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y a 000yy
200 1  @a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与实践@9fan zui de er ci xing wei fa li lun yu shi jian@e兼以刑民交叉类案例为实践对象@d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wo violations of crime@etake criminal and civil cross cases as the object of practice@f杨兴培编著@zeng
210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18
215    @a354页@d23cm
225 2  @a杨兴培刑法学作品@9yang xing pei xing fa xue zuo pin
314    @a杨兴培, 男, 上海人, 1955年出生, 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320    @a有书目
330    @a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如何培固刑法前置性法的根基, 在于树立作为刑法前置性法的权威性, 在于首先由刑法的前置性法对社会进行有效的分兵管控。如果没有其他法律作为刑法的前沿屏障, 没有刑法的前置性法分领域、分层次、分程度地对不同类型的危害行为适用不同的法律制裁, 而将其大小不同的违法危害行为全部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 一味动用刑罚手段, 既不是一个明智的作法, 也必然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所以我国在进行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不然法治目标只会缘木求鱼而不可得也。
461  0 @12001 @a杨兴培刑法学作品
510 1  @aTheory and practice of two violations of crime@etake criminal and civil cross cases as the object of practice@zeng
606 0  @a刑事犯罪@9xing shi fan zui@x研究@y中国
606 0  @a刑事诉讼@9xing shi su song@x案例@y中国
606 0  @a附带民事诉讼@9fu dai min shi su song@x案例@y中国
690    @aD924.114@v5
690    @aD925.205@v5
701  0 @a杨兴培@9yang xing pei@4编著
801  0 @aCN@bAYNUL@c20180705
905    @a241250@dD924.114@e13
    
    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与实践:兼以刑民交叉类案例为实践对象=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wo violations of crime:take criminal and civil cross cases as the object of practice/杨兴培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354页;23cm.-(杨兴培刑法学作品)
    
    
    ISBN 978-7-301-29184-9:CNY 49.00
    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如何培固刑法前置性法的根基, 在于树立作为刑法前置性法的权威性, 在于首先由刑法的前置性法对社会进行有效的分兵管控。如果没有其他法律作为刑法的前沿屏障, 没有刑法的前置性法分领域、分层次、分程度地对不同类型的危害行为适用不同的法律制裁, 而将其大小不同的违法危害行为全部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 一味动用刑罚手段, 既不是一个明智的作法, 也必然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所以我国在进行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不然法治目标只会缘木求鱼而不可得也。
●
相关链接


正题名: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与实践     索取号:D924.114/13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708822   217088229   样本书库/1120570403/ [索取号:D924.114/13] 在馆    
2 1708823   217088238   新区/6100200103/ [索取号:D924.114/13] 在馆    
3 1708824   217088247   新区/6100200303/ [索取号:D924.114/13]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