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先秦文学与文献论考
|
|
作者: | 韩高年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华书局 2017 |
|
页数: | 343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6.2 , G250.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先秦时代 , 古籍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1-12451-4 |
000 | 01198nam0 2200241 450 | |
001 | 1872380313 | |
005 | 20180908200658.92 | |
010 | @a978-7-101-12451-4@dCNY68.00 | |
100 | @a20171222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zy | |
200 | 1 | @a先秦文学与文献论考@9xian qin wen xue yu wen xian lun kao@f韩高年著 |
210 | @a北京@c中华书局@d2017 | |
215 | @a343页@d24cm | |
330 | @a本书为赵逵夫先生主编"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伏俊琏教授有关先秦文献与文学的论文选集,共收论文30篇,既有20多年前的旧作,也有近年写成的论文。作者涉猎广博,征引翔实,其中有清华简佚诗和敦煌《诗经》写卷的研究成果,有关于屈原和司马迁的研究心得,有对《老子》、《司马法》、《孝经》、《易传》等先秦典籍的成书过程及相关问题的专门探讨,还有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角度探索先秦两汉的"看图讲诵"、某些民间故事的先秦源头、先秦俗赋、伏羲文化、中华民族的崇虎意识等问题,皆有助于今人进一步了解早期中国文化的形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
606 | 0 | @a中国文学@x古典文学研究@z先秦时代 |
606 | 0 | @a古籍研究@y中国@z先秦时代 |
690 | @aI206.2@v5 | |
690 | @aG250.1@v5 | |
701 | 0 | @a韩高年@9han gao nian@4著 |
801 | 0 | @aCN@b91MARC@c20171222 |
905 | @a241250@dI206.2@e621 | |
先秦文学与文献论考/韩高年著.-北京:中华书局,2017 |
343页;24cm |
ISBN 978-7-101-12451-4:CNY68.00 |
本书为赵逵夫先生主编"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伏俊琏教授有关先秦文献与文学的论文选集,共收论文30篇,既有20多年前的旧作,也有近年写成的论文。作者涉猎广博,征引翔实,其中有清华简佚诗和敦煌《诗经》写卷的研究成果,有关于屈原和司马迁的研究心得,有对《老子》、《司马法》、《孝经》、《易传》等先秦典籍的成书过程及相关问题的专门探讨,还有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角度探索先秦两汉的"看图讲诵"、某些民间故事的先秦源头、先秦俗赋、伏羲文化、中华民族的崇虎意识等问题,皆有助于今人进一步了解早期中国文化的形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先秦文学与文献论考
索取号:I206.2/62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10683 | 217106833 | 样本书库/1120590306/ [索取号:I206.2/621] | 在馆 | |
2 | 1710684 | 217106842 | 新区/3060090306/ [索取号:I206.2/621] | 在馆 | |
3 | 1710685 | 217106851 | 新区/3060090306/ [索取号:I206.2/62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