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牡丹亭
    
 
作者: 汤显祖 著 ;蔺文锐 评注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
页数: 438页
开本: 21cm
丛书名: 中华经典名剧
单 册:
中图分类: I237.2
科图分类:
主题词: 传奇剧(戏曲)--剧本--中国--明代
电子资源:
ISBN: 978-7-101-12131-5
000 01415oam2 2200253 450
001 1837885646
005 20180910103404.76
010    @a978-7-101-12131-5@dCNY28.00
100    @a20170215d2016 em y0chiy5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a z 000by
200 1  @a牡丹亭@9mu dan ting@f(明)汤显祖著@g蔺文锐评注
210    @a北京@c中华书局@d2016
215    @a438页@c图@d21cm
225 2  @a中华经典名剧
330    @a本书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汤显祖将原本不足四千字的话本小说扩充为55出的鸿篇巨制,并对故事做了创造性改编,使“人鬼恋”的话本脱胎换骨,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牡丹亭》在人与人、人与鬼、人与神之间,形成层层叠叠的戏剧冲突和峰回路转的戏剧情节,呈现出缠绵的情怀与优美的意境。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她的绝望爱情、彻骨悲伤源于貌似和谐的现世秩序的严重残缺。面对这种残缺,杜丽娘不是妥协,而是以青春生命的毁灭去追求超过生命的真挚爱情。通过凄恻而壮丽的毁灭,在冲突中实现对理想人格自由的追求,这些闪耀着“现代”色彩的理念使《牡丹亭》具有了同题材作品未曾达到的高度,揭开了具有启蒙意义的生命美学的新篇章。也正因如此,四百年来,《牡丹亭》无论在书斋案头,还是在歌舞场上,一直活跃非凡,影响惊人。
461  0 @12001 @a中华经典名剧
606 0  @a传奇剧(戏曲)@x剧本@y中国@z明代
690    @aI237.2@v5
701  0 @c(明)@a汤显祖@9tang xian zu@4著
702  0 @a蔺文锐@9lin wen rui@4评注
801  0 @aCN@b91MARC@c20170215
905    @a241250@dI237.2@e12B
    
    牡丹亭/(明)汤显祖著/蔺文锐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438页:图;21cm.-(中华经典名剧)
    
    
    ISBN 978-7-101-12131-5:CNY28.00
    本书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汤显祖将原本不足四千字的话本小说扩充为55出的鸿篇巨制,并对故事做了创造性改编,使“人鬼恋”的话本脱胎换骨,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牡丹亭》在人与人、人与鬼、人与神之间,形成层层叠叠的戏剧冲突和峰回路转的戏剧情节,呈现出缠绵的情怀与优美的意境。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她的绝望爱情、彻骨悲伤源于貌似和谐的现世秩序的严重残缺。面对这种残缺,杜丽娘不是妥协,而是以青春生命的毁灭去追求超过生命的真挚爱情。通过凄恻而壮丽的毁灭,在冲突中实现对理想人格自由的追求,这些闪耀着“现代”色彩的理念使《牡丹亭》具有了同题材作品未曾达到的高度,揭开了具有启蒙意义的生命美学的新篇章。也正因如此,四百年来,《牡丹亭》无论在书斋案头,还是在歌舞场上,一直活跃非凡,影响惊人。
●
相关链接


正题名:牡丹亭     索取号:I237.2/12B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710548   217105488   样本书库/1120580502/ [索取号:I237.2/12B] 在馆    
2 1710549   217105497   新区/3060300506/ [索取号:I237.2/12B] 在馆    
3 1710550   217105503   新区/3060290602/ [索取号:I237.2/12B]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