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口头传统文类的界定
|
|
作者: | 刘镜净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211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7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哈尼族--民歌--文学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203-2264-5 |
000 | 01516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853907649 | |
005 | 20180928145853.45 | |
010 | @a978-7-5203-2264-5@dCNY66.00 | |
100 | @a20180612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口头传统文类的界定@9kou tou chuan tong wen lei de jie ding@e以云南元江哈尼族哈巴为个案@dDefining oral traditional genre@exapa among the Hani people in Yuanjiang as a case@f刘镜净著@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8 | |
215 | @a211页@d24cm | |
300 | @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 | |
314 | @a刘镜净,女,哈尼族,1982年出生于云南元江,现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以民俗学、口头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等为学术旨趣。通过开展以上学术研究,在《西北民族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多篇论文,与他人合著有《中国哈尼族》一书。 | |
330 | @a本书从语义学、语用学、民族志诗学等视角对哈尼族口头传统文类“哈巴”进行了考察,通过规范而深入的田野研究和多次定点跟踪回访,从演述情境、文学形式、传统曲调和地方性知识等各个方面对“哈巴”的文类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呈现出“哈巴”在民间传统生活中的存在形态。 | |
510 | 1 | @aDefining oral traditional genre@exapa among the Hani people in Yuanjiang as a case@zeng |
606 | 0 | @a哈尼族@x民歌@x文学研究@y中国 |
690 | @aI207.72@v5 | |
701 | 0 | @a刘镜净@9liu jing jing@c(女,@f1982-)@4著 |
801 | 0 | @aCN@b91MARC@c20180612 |
905 | @a241250@dI207.72@e4 | |
口头传统文类的界定:以云南元江哈尼族哈巴为个案=Defining oral traditional genre:xapa among the Hani people in Yuanjiang as a case/刘镜净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
211页;24cm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 |
ISBN 978-7-5203-2264-5:CNY66.00 |
本书从语义学、语用学、民族志诗学等视角对哈尼族口头传统文类“哈巴”进行了考察,通过规范而深入的田野研究和多次定点跟踪回访,从演述情境、文学形式、传统曲调和地方性知识等各个方面对“哈巴”的文类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呈现出“哈巴”在民间传统生活中的存在形态。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口头传统文类的界定
索取号:I207.72/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69072 | 217690728 | 样本书库/1120600303/ [索取号:I207.72/4] | 在馆 | |
2 | 1769073 | 217690737 | 新区/3060170304/ [索取号:I207.72/4] | 在馆 | |
3 | 1769074 | 217690746 | 新区/3060170304/ [索取号:I207.72/4] | 在馆 |